兩年前的某一天,我看到了一個有關學習方法的live,當時是朋友推薦的,與學習方法有關,聽了那堂課,就仿佛在沙漠中苦苦尋求綠洲而無所得的旅人突然有了地圖。
嚴格意義上來講那是我付費學習真正意義上的開端。
從那以后,我開始隔三差五的關注live,每學完一個live,我就感覺自己又進了一步。
從知乎的live擴展到得到,喜馬拉雅,再到微信課堂,我仿佛已經擁有了整個世界。
我以為我在瘋狂的汲取知識,我的眼界越來越高。
直到某一天!
有人說我寫的文章中加的圖片很糟糕,我才猛然驚醒。
我學了ps卻依然不會修改最簡單的圖片,聽到過許多的圖片網站自己原來一個都沒用到過。
道理懂了許多,方法也知道了不少,可是我們卻只是將他們收藏。
我們遇到困難,并不缺乏方法,而是缺乏行動。
我有一個朋友,他可謂是讀了許多書,也上了不少的課。
每當碰到一些事情的時候,他可以旁征博引,說出一堆的見解。有一次就特朗普當選的原因的時候,他開始引述經典,從美國夢的喪失到特朗普本人所具備的優點,說的很多。
然而我們知道,他實際上只能事后諸葛亮,再此之前,他是希拉里的堅實支持者。
他可以對學習方法說的頭頭是道,從費曼的記憶曲線到刻意練習的學習區,然而他從來不曾使用,他只是知道。
我曾經擺脫他畫個思維導圖,他慢慢吞吞的半天,畫出了一個亂亂的涂鴉畫。
他只是學習了,從來沒有實踐。
問你藝術,你可能會提出藝術書籍中的粗淺論調,有關米開朗基羅,你知道很多,他的政治抱負、他和教皇…性向,所有作品。但你不知道西斯汀教堂的氣味,你從沒站在那兒觀賞過天花板。
問戰爭,你會說莎士比亞的話"共赴戰場,親愛的朋友",但你從沒接近過戰爭,從沒有把好友的頭抱在膝蓋上,看著他吐出最后一口氣。
問愛情,你會引述十四行詩,但你沒看過女人的脆弱,她能以雙眼擊倒你,感覺上帝讓天使為你下凡,她能從地獄救出你,你不解當她的天使的滋味,擁有對她的愛,直到永遠。經歷這一切,經歷癌癥。
你可以通過書本了解事件萬物,但只有親身嘗試才能擁有他們。
我有一個叫胖子的同學,因為他小學是一個小胖子。
隨著年齡的增大,高中變成了一個大胖子。
按照慣例走下去,大學的他也只能是個更大的胖子了,然后是個中年胖子,最后是個老年胖子,直至死去也以胖子的身份。
可是人家大學變成了瘦子,還是個有型的瘦子。
我半開玩笑地問過他原因,到底什么改變了你的體型,是愛情還是疾病?
“也沒什么,就是當初高中畢業的時候發現那個誰以前是個跟我差不多的胖子,人家能做到,我覺得我也能。”
“當我滿懷希望的時候請教他獨門秘籍的時候,他跟我說的就是那些書本上的,健身房里的。”
“后來我就覺得,既然他做到了,我也能行”
歷時十個月,我成功了。
身邊有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一個替代型的經驗在旁邊比什么都具有說服力。
你的道理很有用,有時只需要一個人來激發你的使用感。
早以前,我的小叔打算去深圳買套房,后來聽信別人的話就放棄了。
買房的錢留在自己手里,過了幾輪通貨膨脹,他腸子都青了。
原本他有一次打算買房的,可是后來聽人們房子現在這么高,遲早會降的。
他又放棄了。
而說那些話的人都是沒有買的人或者經濟條件不那么好的。
小叔現在后悔死了!
你想積極,周圍的人都在得過且過,他們會告訴你,你這么積極,老板會覺得功高蓋住開了你。
你每天將自己的床鋪整理的僅僅有條,不愛收拾人會覺得你矯情,男人不需精致。
你認為時間可以用來讀書,用來學習,喜歡休閑娛樂的人會找出理由來反駁你。
以一個人的愿望來抗衡歷史的趨勢是不會成功的。
身邊的人所起的作用最具影響,找出你最常聯系的五個人,他們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
所處的圈子對一個人影響是很大的,如果你身邊的消極,那么對你的影響是具有毀滅性的。
我們大部分人都喜歡模仿,一種是模仿身邊的人,大伙怎么做你就怎么做,一種是模仿特別的牛人。
這兩種方法都不對,模仿平庸大眾的話,你又不準備成為他們。
模仿特別牛的人,他們會挫傷你的積極性,你完全沒有可操作的空間。
喬布斯,扎克伯格20多歲取得輝煌成就,這你能模仿嗎?王健林先掙他一個億的目標也不是我們該設定的。
過于宏大的目標會否定你自己的進步。
缺乏可操作性,只會不斷地打擊你的積極性,過不了幾天,你就成了沒有執行力的人了。
選擇要選擇適當的。
看看自己的行業里比你自理高出5年的人這些人,在你這個階段做什么,從他們身上找戰略。
看看行業中比你好的人兩年前怎么做,從他們身上找戰術。
找到可以支持你的東西,這才會帶給你實踐的勇氣,帶給你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