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們所生存的這個世界,并不只是冷冰冰的客觀存在而已。這個世界是有生命的,它甚至可能是有靈魂的…你如何對待它,它就如何對待你。并且,它竟然可以做到這樣一個奇跡:它總是能夠向你證明你是對的,即便是在你事實上錯的離譜的情況下……
2、什么樣的人,生活在什么樣的世界。
3、你若是個好人,這世界就對你好一點,你若是個壞人,這世界就對你壞一點…這種現象叫做“自證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acy)。
4、若是你能善待你的世界,你的世界大抵上可以給你足夠的善待;若是你能寬容你的世界,你的世界大抵上能夠給你足夠的寬容;若你是個非常認真生活的人,你的世界也會非常認真地對待你。
5、只有當你認為壓力對健康有害時,它才會真正損害你的健康。有害的不是健康本身,而是壓力與觀念(認為壓力有害健康甚至生命)的組合。
6、自己的世界是你可以改變的,因為當你改變了對待它的態度時,你的世界其實瞬間就不一樣了。
客觀的世界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自己的世界,因為這才是你真正生活的地方,并且是你有能力實實在在改變的東西。
7、對一部分人來說,時間是陪著他一步步踐行的伙伴,不強求不催促,認認真真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能獲得不一樣的“時間體驗”。
8、把自己的注意力投入在能改變的事情上,才是我們提升生活質量的重要一步。
9、有些人會把注意力放在能改變的事情上,那自然在他的世界里,幸運的事情貌似就多了起來!
10、如果你相信好事會發生,多數情況下,它不一定會發生。但是如果你相信壞事會發生,那多半都會按照你的期望發生。不相信壞事會發生,才是好事發生的前提。
11、多數人真正的問題可能是:并不認為自己真的能學好。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看起來很努力,自己也覺得很努力,但是終究沒有學好的原因。因為他們每次學習,其實都是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我確實學不好嘛!
12、底層觀念才是最根本的差異。你認為自己能學好,才有機會真正學好,如果你打心底里就不認同這個想法,那么再好的方法可能也是無用的。所以在開始學習之前,最好要從心底里相信,學習這件事沒那么難,你是可以做到的。
13、你希望活在什么樣的世界,那就按照那個世界應有的規則去行動。自然而然,你就會慢慢向那個世界靠攏,最終真的活在那個世界里。這其實就是一種實現“活在未來”的方法。
14、如果你不喜歡現在的狀態,那么就試著去改變一些自己可以改變的部分,不然只會在原來的惡性循環里越陷越深。
15、越優秀的人,越傾向于選擇真誠友善的態度。
16、任何人在選擇自己處事方式的時候,已經為自己選擇了相應的世界。不要因為自己堅持了正確的態度,但是暫時沒有得到回報而氣餒。相信時間的力量,它會幫助你最終找到和自己志同道合的戰友。
17、你周圍的人對你的反應,其實是你在他們身上的投影。
18、一個人會聊天,是因為他能在不違反自己原則的前提下,找到和對方聊下去的共同話題,這其實是一種懂得共贏的能力。
19、能夠看到共贏的人,和只能看到輸贏的人當然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
20、不光是主文,每周的問答環節也非常重要,因為它能向你展示周圍人的思考,讓你獲得激勵,同樣開始思考相應的問題。
21、當你選擇“善良”的時候,一些厄運壓根兒就從你的世界消失了。
22、重要的不是去等待,而是改變自己對現狀的態度,不能馬上做到積極樂觀,也要試著不去關注那些負面的信息。
23、你真的能夠學好的前提是:相信自己可以!
24、這個世界不缺少風涼話,缺少的是哪怕一點點的鼓勵和支持!
25、人們通常會不斷強化自己已認知的世界,于是在那個只有輸贏的世界里,到處都貼著“壞人標簽”的競爭者,而在共贏存在的世界里,所有人都是潛在的合作者。
26、其實,這個世界并沒有那么多的惡意,很多時候只是我們對它產生的誤解。
27、實際上,越是優秀的人和群體,越傾向于選擇友善真誠的態度。如果你希望接觸到更多優秀的人,你也應該先按照那個世界應有的規律去行動,那樣的話,你自然而然就會像那個世界慢慢靠攏,最終活在那個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