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是一個壓力大且幸福指數并不高的城市,為什么每年還是有那么多人來深圳?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深圳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城市,它包容所有人來深圳發展的人,來了深圳,就是深圳人。
為什么我們有來了深圳,就是是深圳人這種自豪感?得源于深圳發展的兩個階段離不開外來深圳發展人的貢獻。
第一個階段是鄧爺爺在南方畫了一個圈,處于改革開放初期,深圳是一個貧窮落后的漁民村,當地老百姓世代靠打漁為生,基本沒有讀多人書。政府招商引資開辦工廠,吸引了大量年輕的打工者和高知識分子下海經商,因為他們的到來,提升了當地經濟發展,也改變了當地老百姓時代打漁為生的貧困狀態。這一階段持續了二十多年,沉淀了第一批外來深圳的移民人口。
第二個階段是制造業向外遷徙,深圳以互聯網,金融,科技,智能化為主要發展方向,政府需要引進高素質人才,為了留住更多人才,無論從醫療社保普及,還是龍崗大學城都學校擴建,都在解決居住在深圳外來人口的剛性需求。所以很多人來到了深圳,有了想扎深圳的想法,這就成為了每天忙碌的工作動力,反而忽略了自己給自己設置的高強度工作壓力。
總而言之,深圳從漁村發展成為世界一流的現代化城市,軍功章上有第一階段的外來移民的功勞,也有第二階段的高素質人才的功勞,更少不了即將來深圳發展的人們的貢獻。
因為,他們來了深圳,就是深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