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礙好比減速帶:
1、只要放慢速度,它們就可以克服;
2、不管你有沒有注到,它們就在那里;
3、雖然你注意到它們,它們照樣還是會干擾你前行的速度。
成為一個批判性的思考者:
1、注意在提問時的態度和語氣。
A、為了維系必要的社會關系,必須要了解自己的談話對象。
B、在使用批判性思維時要注重策略。
2、對決定進行慢速、有條理的思考,會降低犯錯的概率。
3、刻板印象。
A、若相信刻板印象,會失去強勢批判思維所需的開放、包容精神,從而更難用開放的態度去接觸這些人和他們的思想。
B、任何問題的爭端,一旦牽涉這些人,我們心里馬上就有了成見,刻板印象一定會提前介入,搶在理性分析前占據先機。
C、刻板印象之所以被頻繁使用,因這一旦事情確實如此,它們就能節省大量時間;
D、刻板印象經常出錯,也難以保證公平。
E、刻板印象之所以擋路,是因為它們總想繞開客觀評價的艱難過程。
F、要成為一名批判性的思考者,就要成為充滿好奇心和開放心態的表率。
G、只有仔細考慮別人所說的話,才能打開我們的思路,從而不會忽略有價值的信息。
警惕以下經常背叛我們的習慣:
A、暈輪效應
B、信念固著
①在個人信念上堅持不改或絕不言棄的傾向是批判性思維的一個巨大障礙,它使我們從一開始就心存偏見,不愿更改,只偏愛自己當前的觀點和結論。
②對自身能力的過分自信。
③認為只人我們自己沒有偏見,而那些和我們意見不同的人都心懷偏見。
④強勢批判思維需要我們認識到所有的判斷都是臨時性的,或者與情境相關。不可因堅信某件事而導致故步自封,不愿去尋找更好的觀點。
當我們改變自己的想法,接受一個更好的觀點,我們應為此感到自豪,我們抵制住了誘惑,沒有死心塌地去維護自己長期以來的信念。這樣一種思想轉變應當被視為一種罕見力量的反映。----弗朗西斯·培根
C、可得性啟發
指的是我們反復使用的心理捷徑,即只根據我們手邊最容易獲得的信息來形成結論。
a、懶惰。
b、習慣于依賴自己有的信息,而不是依賴做出更好的決定所必需的那些信息。
c、獲取和處理額外的信息需要付出時間和精力。
答非所問
要想成為一個有善于思考和判斷的人,就要避免一個不好的思維習慣:即大家彼此之間不能有效溝通。
自我中心
所謂的“自我中心”,是指與其他人的經歷和觀點相對照,我們賦予自我世界的中心地位。
所謂的“知識的詛咒”,是指我們不具備現在所知道的知識,那我們根本就說不清這知識到底是什么。
一廂情愿---批判性思維最大的障礙
如果一個人寧愿相信那些他希望是真的概念或事實,而不愿相信那些業已證明為真的概念或事實時,他就在鐘愛“似是而非”了。
其中一種一廂情愿的思維方式叫作奇跡式思維。意為有些事情,在科學還不能提供令人信服的解釋時,人們就會依賴奇跡來解釋它們的來龍去脈,或是設法用奇跡來控制科學無法掌控的事物。
奇跡式思維:
A、當我們無法理解或改變一個處境時,奇跡式思維往往最能大顯身手。
B、在強大需求的驅動下,任何對人生的隨機性或偶發性的信念都讓人覺得難以接受并被拋到一邊。
C、奇跡式的因果關系則帶給人希望。
D、某個人或某個新思想會讓一切峰回路轉。
E、之所以我們愿意相信他們,并不是因為有什么可靠的證據,而是因為我們渴望相信他們。
我們要充滿好奇心,發自內心地尊重批判性思維的各項原則,就能順利跨越這些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