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式機組裝說難也不難,關鍵是個人資金有限,要搞清楚何處該加碼、何處該省錢。
作為過來人我想說:省啥也別省硬盤,數據無價,雜牌別碰!藍屏、暴斃一次就夠你難受的,降速、卡頓更是讓人大為鬧心。SSD不同于其他硬件,它貴得很純粹,哪怕現在SSD市價不太親民,我們選固態依然要看知名品牌的原廠原片。另外,如今PC平臺已經推進到PCIe5.0時代,預算充足的可以選PCIe4.0+5.0雙兼容的SSD,爭取一步到位。今天咱就嘮嘮這背后的門道。
原廠顆粒:僥幸的“穩”VS真的穩
固態硬盤這玩意兒,核心就倆字:顆粒。原廠顆粒好比自家種的菜,從晶圓到封裝全流程把控,測試嚴格,讀寫速度更穩。反觀雜牌,白片、黑片混著用,僥幸的“穩”不是真穩——運氣好能堅持幾年,運氣差直接毀數據。SSD和機械硬盤不一樣,機械硬盤出故障好歹還能嘗試恢復數據,SSD大概率救不回個全尸;想要真的穩,選原廠原片是唯一解。
那么,如何選擇原廠顆粒更穩妥?以閃存巨頭鎧俠(KIOXIA,原名“東芝存儲器”)為例,其閃存產量占全球的30%以上,自家BiCS FLASH?閃存顆粒也是從晶圓到成品100%包圓,SSD品質穩如老狗,之前PCIe4.0的固態硬盤我已近復購多次,市售熱門型號都可以無腦入。不過,如果你想在2025年裝一臺打游戲、剪視頻、滿足日常學習娛樂的電腦,而且預算比較充足,那么我更推薦鎧俠最新推出的VD10這個PCIe5.0的新SSD。
鎧俠VD10:PCIe5.0的六邊形戰士
說到原廠實力,鎧俠新出的VD10必須拎出來占個位。這盤擁有目前市面上最出色PCIe5.0的接口,在5.0模式下,它的順序讀取速度可達10000MB/s,順序寫入速度1TB版本為7900MB/s、2TB為8200MB/s;4K隨機讀取和寫入分別為1300K和1400K IOPS,萬兆極速不發熱,日常剪輯4K視頻、加載3A大作直接“秒進”,黑悟空也能絲滑拿捏。
雙協議強兼容,4.0滿速低溫+5.0萬兆極速
更強的是它的兼容性和4.0模式滿速低溫特性——VD10是一款支持PCIe4.0 + PCIe5.0雙協議,可以一盤兩用的SSD。首先,對于暫時還未升級PCIe5.0平臺的老主板,它可以拉滿7000MB/s性能,而且溫度控制特別好,低溫讀寫,長時間極速傳輸也沒有過熱風險,比燙的要命的普通PCIe4.0更可靠。
另一方面,老主板匹配VD10也可以隨時升級到現階段的主流PCIe5.0平臺,新舊更替時,鎧俠VD10可以無縫銜接,系統兼容方面0顧慮,SSD拆下來可以直接裝到新主板無縫銜接。更重要的是,鎧俠VD10價格也非常親民,618活動期間優惠力度非常大,作為“平民超跑”SSD,小白也能閉眼入。
https://item.jd.com/100164061640.html
裝機兼容能力、低溫低功耗也很重要
還有一點也請注意:SSD除了顆粒性能之外,也需要注意獨立緩存、單雙面設計等方面。還是以VD10為例,它是單面M.2 2280的規格,這樣的SSD不僅可以臺式機通用,也可以安裝到絕大部分輕薄本、游戲本的SSD卡槽之上。
VD10的貼紙標簽本身就是一張可以增強散熱的銅箔,萬兆滿速也能穩定運行,不用額外考慮散熱鎧甲;另外,在最高順序讀取速度之下,VD10的功耗只有5.3W,比前作節能80%,2TB版本的耐久高達1200TBW,壽命長就意味著數據安全保障更穩健;這款SSD還附送專用SSD Utility可視化監測軟件,打游戲剪視頻可以隨時了解硬盤性能和溫度狀態,新手裝機也省心多了。
補充:用于移動存儲的PSSD選購技巧
除了裝在電腦里面的SSD,2025年主流移動硬盤也已經是M.2 NVMe版本的PSSD的天下,這類PSSD的讀寫速度可以釋放到每秒1GB以上,日常騰挪、備份、同步數據比傳統HDD移動硬盤或U盤要快很多倍,可以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以鎧俠XD20為例,這款PSSD只有42克,小巧輕便,尤其適合出差時隨身攜帶。
作為2025紅點設計概念大獎作品,XD20的性能也非常出色,它搭載了鎧俠BiCS 3D原廠產存顆粒,USB3.2 Gen2高速Type-C接口,最高連續讀速達到1050MB/s,日常傳輸4K視頻、單反照片體驗頗佳;它還有圓潤的鋁制外殼,一方面防摔防震(已通過MIL-STD跌落認證),另一方面增強散熱,讀寫不過熱也不降速,還有專屬管理和256-bit AES硬件加密軟件輔助數據安全。 618期間還有購買2TB移動固態+U盤套裝的買贈活動,抽到大獎更實惠,購買其他版本也有好禮相送,有類似剛需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傳送門詳細了解。
https://item.jd.com/100122708631.html
寫在最后:裝機省錢的一點點思考
說到底,硬盤是數據的家,省小錢賭運氣不可取。SSD原廠盤往往在顆粒、性能、壽命、兼容性、管理軟件等方面擁有先天優勢,購入成本基本花在了刀刃上。想要腳踏實地的升級硬件,就別總想著RGB、外屏那些華而不實的東西,盡量降低對花里胡哨的獨顯、機箱、外設的欲望,把省下來的預算留給CPU、固態硬盤、內存才是正解。
還是那句話,裝機切勿一根筋,踩著前人腳印走才是明智之舉。數據安全無價,還望各位謹慎試之。
我是筆點酷玩,希望我的分享可以給各位一些啟發和參考,我們下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