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寵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已經走進了越來越多的家庭。那我們為什么喜歡養寵物呢?可能是被它們或可愛、或呆萌、或無辜、或帥氣的外表所吸引,可能是因為它們的簡單、純潔而鐘愛,也可能是因為一個故事、一部影視作品而愛上寵物。
不管我們最初喜歡寵物是什么原因,最終使我們和寵物相依相伴的,一定是因為情感,那么情感是如何產生的呢?——通過交流!
上一期我們說過,寵物必須有近似于人的特征,才能滿足我們交流的需求,因為近似于人的特征這個點展開之后內容比較多,所以上一期只是概念性的提了一下,現在我們就展開來看一看,近似于人的特征有哪些。
第一個特征:情緒
寵物會表現出很多明顯或不明顯的情緒。喜怒憂思悲恐驚,人的這七大情緒,甚至是所有人類擁有的情緒,我們都可以在寵物身上找到。吃到好吃的食物它們會開心,聽到炮竹、雷鳴聲會慌亂恐懼,長時間見不到寵主也會思念和期待,它們甚至會患上憂郁癥。
第二個特征:性格
每只寵物都擁有自己的性格,它們的性格和所屬物種、體型這些差異并沒有太大的關系。同一對父母生下的孩子,這些兄弟姐妹們每個個體的性格也不盡相同,有勇敢的,有活潑的,有膽小的,有安靜的。而且寵物的性格也是可以塑造的,只要你擁有有效的方法,并且持之以恒。
第三個特征:行為
通過訓練甚至不用訓練,很多寵物都可以表現出擬人的行為,甚至是使用工具,上學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們,工具的使用是人類區分和動物區別的關鍵,然而事實是很多動物都會制造和使用工具。寵物擁有可訓練性,本身也是一種學習行為,它們和人一樣,還會娛樂和享受,如果需要,它們也可以工作。
正因為寵物擁有近似于人的特征,所以說:廣義上的很多“寵物”,其實都不能算寵物。
有些“寵物”本來沒有這些擬人的事實存在,可是它的主人自己腦補出來了它的情緒、它的性格甚至對它的動作(沒有受思想支配,只是本能的動作不能算作行為)賦予動機和內涵,這樣把它們算作寵物,真的合適嗎?
最后留個思考題!
你認為哪些動物可能能被認為是寵物?
歡迎大家留下你的觀點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