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幾年了,總覺得自己很忙,老鄉聚會參加過一次就覺得沒意義了,就不想再去,同學聚會也覺得已然過去十幾年,沒有非要見面的必要,于是也不曾特意出席,再到后來自己將自己放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覺得自己的生活也就是自己的天地,看了很多書,還是想不通好些事情,越來越不會跟別人相處,開始畏畏縮縮,甚至害怕接觸陌生的世界。漸漸地,我也發現自己有些不對勁,可是等真正想去改變的時候,竟然發現孤獨感已經像是身體之外看不見的牢籠,桎梏著腳步,這時候我才猛然認識到為時已晚。
阿蕾是我的高中室友,一個留著飄逸長發的假小子,那時候的她整日埋頭學習,成績中上,不好也不壞,高考的時候志愿被調劑到了一個本地普通院校的泰語系,當時覺得很為她惋惜。每次假期我回家鄉去,若她的學校還沒放假,都得去她那兒呆上幾天,而每一次她“接待”我的地方都是她們大學的圖書館門口,上了大學的她依然每天苦背泰語單詞。她說雖然沒能學她所愛,但她盡可能愛她所學,看著她篤定的眼神,盡是希望和信仰。大三的時候,我還在看閑書,也為小事煩心,看她的動態更新,她剪短了長發,卻穿起了裙子,并且已然成為泰國知名大學的留學生,每天的生活充滿了期待與驚喜。那日與她夜聊,她告訴我感謝上天讓她遇見泰語,她當時都覺得學不下去了,但是一直告訴自己這是認識世界的途徑,不做些自己這一輩子都沒想過要去做的事,枉過這一生,也感謝當時的自己有勇氣,毅然決然選擇了出國,她說只有靠自己的尺度才能丈量自己成就的高度,她看到好多在家鄉那樣的小地方見不到的東西,也嘗過在異國的酸甜苦辣,但是她說,世界太大了,如果不主動去認識它,它是不會向你靠近的。突然,我心中感慨萬千,固步自封自然與一潭死水沒有區別,你不去認識世界,世界也不想認識你。
前幾日用計算機技術的時候,發現自己像是得了“現代技術休克癥”一樣,看著身邊“數字土著”一帶的成長,再看著社會變遷太快,對技術使用的要求越來越高,竟覺得自己老得像一塊僵硬的化石,每天似乎都有新的技術需要學習,手和腦應接不暇、幾近崩潰,忽而覺得悲哀,學院里七八十歲的老教授還能熟練運用各種現代技術做出各種各樣有趣的PPT講義,自己卻在服老了,實在可悲,所以,不要怪世界跑得快,是你不想追。
今天被小π拉去和朋友們聚餐,心中實在不想去,但是推脫不掉只能加入,本是一人走在邊上,后來小π非得來拉著我,強制將我融入到氛圍里,一波波笑浪拍打在臉上,竟也被帶得開心起來,在黑夜里幾個人一起散步,一起閑聊大笑的日子,是離我多遠了啊?原來,這些日子一直都在,只是,只是我走得遠了。
洗完澡,忽而星光明亮,這世界那么大,你想去,你要去,你得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