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聽了一本書叫《取悅癥》,是一本心理學方面的書,聽完之后感覺就是說我呀。以前一直認為天秤座的人追求平衡、周到、總是追求完美,希望讓周圍的所有人都滿意,要做成好領導、好兒子、好爸爸、好老公、好朋友、好的合作伙伴、好人等。而且總是對自己不滿意,甚至有自卑情緒,總是能找到比自己厲害的人,更有才華、更有錢、更健康、更有魅力、更幽默、更專業等。
原來這是一種病,雖然不用去醫院看,但它像拖延癥一樣,需要調整,甚至需要看心理醫生,否則自己會痛苦、會糾結,甚至會影響身體健康。
取悅癥患者第一個毛病總是認為,“只要我對別人好,別人就應該對我好。”他們內心的矛盾始終指向自己,不指向外部,總是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對自己和別人都要求很高,不愿意把自己的需求明確說出來,覺得這是麻煩別人。當期望落空,他們又會感到失落、沮喪甚至憤怒。還不允許自己表達憤怒。
他們第二個毛病是把別人的需求永遠擺在第一位,有取悅傾向的人像圣人,永遠在無私奉獻。他們不斷地給予,把最好的給別人,把不好的留給自己。但其實這種做法在人際交往中并不合適,當你一味不求回報付出時,你的動機就會變的可疑。
要改掉這些毛病,首先要去掉頭腦里的“應該”,取悅癥患者在腦海中缺乏彈性和余地,他們總會說“我應該這樣、那樣”。有意識地把這些“應該”,替換成“如果我愿意”的句式會好很多,比如“如果我愿意,我可以滿足那些重要的人對我的要求和期望”、“如果我愿意,我可以在重要的人面前保持愉快和樂觀”。
其次要學會拒絕,取悅癥患者最大的困擾之一是不會拒絕別人。對此問題,可采用拖延方法。比如對方在電話里向你借錢,而你的內心其實并不想答應——并且你很清楚,如果答應之后自己將后悔——這時你可以選擇先拖著,說過段時間再答復。這樣推脫幾次對方就會明白你的態度,而你也不會被別人的要求所控制。
再次,要學會自我認可,取悅癥患者對自己的評價往往都來自別人,他們習慣于否定自己,從不獎勵自己。因此要設法多給自己正面評價、給自己獎勵,不把自己的成就感建立在他人的評價之上。真正的成就感,永遠來自于自己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