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奇爺愛繪本》里,我第一個就推薦了奇爺小時候很喜歡看的小鱷魚牙牙,還特地說了我們一起找一個出現過的半條圍巾但沒找到的事兒。恩,這事兒有轉機!昨晚我們又一起念了這個故事,再次嘗試找這個“圍巾”,結果還真被我們找到了!壓根也不是什么圍巾,是斑馬的尾巴好不好!從畫面上看真的挺不容易找到的,作者挖的這個坑可夠深的,讓我們爺倆找了一年多。。。不知道有沒有其它也干過這事兒的讀者?: )
這本書后面帶的問題也特有哲理。啥意思?看圖:
題目夠幼稚吧?是的,畢竟是給2歲孩子的題目,考他們看書是不是認真,有沒有記住一些細節嘛。可是!!昨天,前面三個選項都連好了,右邊只剩下出租車,左邊只剩下小豬,奇爺突然皺了皺眉頭說,小豬沒有坐出租車啊!我的第一反應是他肯定記錯了,于是我得意地說,那我們翻回去看看吧~
然后輪到我張嘴了:好,請看本文第一張圖。你說小豬坐出租車了嗎?按這道題目的本意,應該回答“是”,因為小豬和出租車一起出現了;但按成人的邏輯,顯然應該是“否”,因為雖然有暗示小豬要上出租車了,但并沒有明示這一點(這可以算一道典型的GRE題目了吧?)
當然,我們不是要糾結是或否。我表揚了奇爺看書認真,比爸爸還厲害,他很高興。孩子的幸福就是這么簡單,不是嗎?
篇外篇:
前幾周帶奇爺去看梵高展覽,去之前的一晚本來想給他inception一下,看看《奧古斯丁》里面類似梵高《在阿爾勒的臥室》的畫,結果給忘了。看展的那天,心想他估計是想不起來了。特地抱著奇爺在那個畫附近晃悠,本來心不在焉的他忽然笑了,指著說,咦,這個和奧古斯丁的房間一樣的!當時我眼睛都瞪大了:不得不說,經常給人洗腦還是挺管用的啊!昨晚又給他講奧古斯丁,我就趁機再反向洗個腦,果然奇爺能認出來臥室,說是上次在外面看到過的(指梵高展覽),然后順便又把邊上的向日葵也認出來了!這我可沒故意給他強調過,看來是看進小腦袋里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