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你干啥呢?”
“我正要給你打電話呢!”
這就是默契,滿滿的幸福感洋溢嘴角。這樣的場景在我們的生活中發生過太多次,不同時間,不同地點,類似的話語,同樣的甜蜜。
“親愛的”表達的是“我愛你”,“我正要給你打電話”表達的是“我也在想你”。這就是有效溝通。
“親愛的,干啥呢?”
“沒干啥。”
“沒干啥是干啥呢?”
“沒干啥就是沒干啥?!?/p>
“你怎么了?”
“沒怎么。”
“我看你臉色不太好?!?/p>
“哎呀,沒怎么,別問了?!?/p>
“你生氣啦?”
“我生沒生氣你看不出來啊?”
“我哪又惹到您啦?”
“哪惹到我了你不知道??!”
以上這些對話應該并不陌生吧,尤其是情侶,多多少少都說過這樣的臺詞吧,我原來特別喜歡說這樣的話,我就覺得,你應該知道我在想什么,你應該知道我在干什么,然而,我覺得的這些“你應該”把你搞得暈頭轉向,由于長期經受這樣的冷暴力,你的好脾氣也在沉默中不幸身亡。
大多數人就是在這樣的無效溝通中來回轉彎,到頭來,有用的一句沒說,廢話說了一堆,說著說著,話越來越少,臉越來越沉,脾氣越來越大,最后在沉默中爆發。
所以沉默不一定是金,可能是定時炸彈,忍耐不一定是寶,帶來的可能是更激烈的爭吵,溝通很重要,學會有效溝通能夠讓你少受一些不良情緒的干擾,進而處理好戀人之間的關系。
曾經犯過的錯誤,不能一錯再錯,我嘗試著改變我的溝通思維,和戀人保持有效溝通的狀態。
我堅持將“你看不出來嗎?”、“你不知道嗎?”、“這還用問嗎?”之類的反問句,換成肯定回答。
“都什么節日需要送禮物???”
回答1:“這你還用問嗎?”
回答2:“情人節、中秋節、國慶節、雙十一狂歡節、圣誕節。”
你不說,誰知道你國慶節也要收禮物啊,收不到禮物拿什么和人家說理啊,說出來就理直氣壯了啊。
我堅持將“你看你……就不能……”換成“……好不好?”
“我廚房收拾得不好嗎?”
回答1:“你看你弄的,就不能把水擦干凈??!”
回答2:“恩,挺好了,下次把水擦干凈了,好不好?
誰愿意辛苦干完活后還受你一頓指責,那就別怪人家下次連干都不干了。
我堅持將“你上次,你去年……”換成“這個問題我們還需要想辦法磨合一下”
“我沒控制住,我都給吃了?!?/p>
回答1:“上次你就都吃了,怎么那么貪獨食?!?/p>
回答2:“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想辦法磨合一下,下次我們先分好,再吃?!?/p>
你不說你還吃,誰知道上次你吃了,這次你也要吃,你不說你要吃,誰知道你是吃飽了還是不想吃。
我堅持將“你應該……”換成“……你覺得呢?”
“七點去接你?”
“你應該六點來接我?!?/p>
“六點來接我,時間充裕些,你覺得呢?”
誰對誰都沒有應該不應該,你不說明你的理由和你的要求,怎么讓人家來認同?
感覺生活中,來來回回就這些事。說出來,讓他知道你的想法;用漂亮的方式說出來,讓他接受你的想法。你情我愿的事。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