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最大的錯誤,就是把最差的脾氣和最糟糕的一面,都給了最親近的人。
——前言
1
有沒發現?
好脾氣通常留給了外人,
而壞脾氣都留給了家人?
家,是遠航捕魚歸來停靠的港灣;是暫時忘卻工作壓力的溫室;是努力奮斗的源頭。
而這些畫面都是我們腦海中想像中的家,大部分的普通家庭里,充斥著各式各樣的硝煙。
婆媳之間的戰爭、夫妻之間的爭執、親子之間的賭氣……
明里的,暗里的,似乎都不太和平,用獨有的方式譜寫著一部“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而為什么在外面文質彬彬的我們,在家里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呢?
我們先來聽個小故事。
2
你知道嗎?
情緒會影響并傳遞給別人!
一位丈夫因為生意不佳,早上出門之前又和太太吵了一架,心情非常糟糕。
到了辦公室,他就把主管叫過來,沖他發了一頓脾氣。
主管莫名其妙地被老板訓了一頓,心里很不痛快,于是就把前臺的小麗罵了一通。
小麗很生氣,也想找個人發泄一下。
小麗回到家后,看到兒子把家里弄得亂七八糟,于是就噼里啪啦罵了兒子一通。
兒子被罵后,把走過來的小貓狠狠地踢一腳。
小貓尖叫了一聲,跳起來并逃開,打翻了家里的花瓶。
花瓶的碎片扎到了爸爸的腳。
因為腳受傷,爸爸錯過了一單好生意,這個月家里的收入銳減了一半。
是不是神奇地發現,不良情緒只要撕開了一個小口,就會如同多米諾骨牌,不斷影響和傳遞給別人,并給自己和他人帶來看似意外的不良后果。
其實,大部分人工作、家庭、生活不順心的主要原因,就是沒有管理控制好自己的不良情緒。
那么,怎樣控制情緒,做情緒的主人而不是奴隸?
3
建議一:請善待你的情緒
(認知)
談情緒管理,許多人認為就是不可以發脾氣,要壓抑自己的情緒,努力地克制。
如果你是這樣想的,有必要認真地重新認識一下“情緒”這個詞。
生而為人,肯定都會有情緒,就連圣人也難免七情六欲。
我們談情緒管理不是要扼殺掉情緒,不是站在情緒的對立面去評判,也不是不允許情緒的存在。
情緒本無好壞之分,“不良情緒”并非壞蛋,而是對于這個情緒的表達行為可能不理智了,傷害到別人了。
所謂的健康情緒,也并非指時刻處于陽光狀態,而是你所表現出的情緒應與你所遇到的事件呈現出一致性,有自我調節和控制情緒的能力。
我特別想告訴你們,情緒其實是個好東西,無論是喜悅、高興、滿足,還是失落、恐懼、憤怒;它們都有著自己存在的意義。
不要以為只有積極的情緒是好的,而所有的負面情緒都是惡魔,恰恰它是天使一般的存在,提醒、守護著你。
比如,當你正在過著馬路時,有一輛卡車急速奔馳而來,你的身體會有恐懼的情緒反應,這個反應會激發你快速跑開躲避危險。
所以當你出現恐懼的情緒時,說明你正面臨著某種讓你覺得危險情境,或是自身對某件事和未來的不了解、不確定性,如失業、換工作、離婚等。
恐懼,意味著你害怕,你需要做出保護自己的策略。
再如,當別人不小心踩了你一腳,還反倒過來罵你不長眼,你自然就會出現憤怒的情緒。
憤怒的出現是告訴你,別人侵犯了你的利益或被攻擊了,它的本質其實是在反抗和保護自己。
無論是何種情緒,帶來的是行動反饋,實際上這是一種能量的流動,是身體在向我們傳遞信息,是一種報警器。
我們都知道身體的疾病也與情緒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可是我們也要明白,錯不在情緒,錯在我們壓抑了情緒,我們把攻擊轉向了自己或別人。
下一次,在難過或是憤怒的時候,不要急著給它們貼標簽、排斥它們,因為每一種情緒都值得被善待,這也是善待自己的開始。
4
建議二:從寫情緒日記開始
(探索)
如果我們想成為情緒的主人,首先要成為自己的主人,如果自己都不了解自己,談何自愛?談何情緒管理?
我在蔡康永的《情商》課里,學了一招:寫情緒日記,通過寫情緒日記的方式,可以更深層次地了解自己和自己的情緒。
經過我自己一段時間的實踐使用,我覺得這一招非常適合想做情緒管理的伙伴們使用。
我把《情商》課里的情緒日記,總結為六要素分別是: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感受和情感需求。但在我個人使用中,加入了第七、八要素分別是:換位思考、內觀總結。
寫情緒日記要注意以下幾點:
1、描述事件時,盡量把客觀的事件準確地表達出來,不加主觀意見。
2、在描述自己的感受時,盡可能詳細并清晰地表達出來,不要簡單地使用概括性的詞語,如難受、激動等。
3、在寫情感需求時,要把心里所想的毫無保留地寫出來,不要對自己的需求進行道德綁架,真實地流露出自己內心的渴望。
4、你要清楚,這是寫給自己看的,所以不要遮遮掩掩,只有真實,才能更好地認識自己。
5、以自己習慣的記載方式來寫日記,不一定要用紙筆來寫,用一些APP或手機等一些電子方式來記載也可以。
下面以一份情緒日記,作為案例分享。
時間:2021年3月6日
地點:家里
人物:女兒和我
事件:女兒沉迷于手機,總是控制不住自己,關著房門一邊玩手機,一邊做作業,導致作業拖拉、錯誤率高、成績下降、睡眠不足、近視,今晚弄到作業在11點還沒完成,我一怒之下,一頓大罵,然后沒收了手機。
感受:我很后悔沒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罵了一通,以暴力的形式來解決問題。我為自己沒有做到理性的引導而內疚,我感到了我內心的焦慮和恐懼,害怕孩子不夠優秀,害怕孩子不如我所愿,我感到很痛苦,覺得自己教育很失敗。
情感需求:我希望女兒能理解我,我希望她能主動地學習,不需要我操心。
換位思考:女兒每天的作業量很多,題目的難度也不小,如果讓我在她這個年齡段做的話,我自己可能也需要最少兩個小時來完成。孩子在放學后還需要去練琴一個小時,基本沒有放松和休息的時間。孩子在學校的重點班,因此在學校上課的壓力也很大,老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也經常拖課,不可以帶任何與學習無關的東西去學校,包括折紙也不可以,如果我是她,我也會很累,除了學習還是學習,我慶幸我小時候上小學時,可以在課間盡情地玩小游戲、可以開心地吃點小零食、可以互相學習做手鏈、折紙……現在的孩子不一定比大人容易,孩子需要放松又有什么錯呢?
內觀總結:其實當寫出我的感受和情感需求時,我就知道問題在我身上,而不是孩子,我充滿著控制欲,我把自己“不優秀不配活”的執念投射到孩子身上,不得不直面的真相是:我在吸食著孩子的能量。孩子無法卸下學習上的壓力,無法直面我無形強加的壓力,只能逃到虛擬的世界里,暫時忘卻現實中的累!不知不覺中,我把父母小時候打壓我的方式,活生生地重演了一遍。寫到這里,我已明白,孩子需要的是走心的理解和尊重,需要的是一份“能看見她”的愛。我需要覺察到潛意識里的恐懼,我要告訴自己:我已經長大,我不需要害怕自己不夠優秀,那些來自幼時家長的權威和恐嚇早已過去,就算不那么優秀也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無必對自己對孩子太苛刻,放下改變孩子的執念,如她所愿,聽她所述,聞她所想。成長的學習沒有直接讓我成為了一個更好的媽媽,只是讓我更能察覺自己的各種情緒和行為背后的問題所在,我相信看到了問題所在,當我好起來的時候,孩子自然而然也就好起來。
目前,孩子已走出邊偷偷玩手機邊做作業的問題,我相信這問題也是許多父母面臨的問題,此案例我下次專門寫份文章來與大家探討。
寫情緒日記的意義在于幫助我們了解自己。
每一份情緒就相當于一條線索,順著這條線索可以找到問題的根源,我們才能知道自己的內心深處有什么過不去的坎,這是成長的契機,我們應該尊重我們的每一份情緒。
我始終相信,最好的心理治療師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當我們開啟了成長之路,沒有人會比自己更了解自己。
5
建議三:擁抱自己的情緒
(允許)
我們拖著疲憊的身軀下班,家里一堆家務等著,孩子又調皮任性,一氣之下,我們會無意識地給孩子一巴掌或責罵,事后又后悔莫及。
我們總是在憤怒之下 ,無意識地做了一件又一件傷人又傷己的事。
對著家人發泄完,換來的不是解脫,而是深深的自責,從攻擊別人轉向了自我攻擊。
我們總是想著如何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如何消滅掉這該死的沖動!
可是我們不知道,允許才是最好的放下!
允許自己可以委屈、可以生氣、可以傷心、可以失落……
允許自己可以有負面情緒,比想盡一切辦法克制情緒還更重要。
當我們不再與負面情緒對抗,負面情緒的力量就會慢慢地減弱。
你若不信,可以跟我一起做個小試驗。
請閉上眼睛,告訴你自己:“不要去想藍藍的大海。”
是否發現,越叫自己不要去想藍藍的大海,而這片藍藍的大海越不受控制地浮現在腦海里?
你越是努力強迫自己不要去想,反而印象越深刻。
好的,現在請閉上眼睛,盡情地想像和感受這片藍藍的大海。
而此時,如果你嘗試允許自己去想像藍藍的大海,在一兩分鐘后,你會神奇地發現,我們的思緒不由自主地跑到別的地方去了,而不在藍藍的大海上。
只有接受了,才能面對,進而才能放下。
其實,允許自己有負面情緒,才是最高級的情緒管理。
6
建議四:合理地釋放自己的情緒
(轉化)
當我們都已經明白,人的痛苦并不是來源于情緒本身,而是來源于對情緒的抵觸。
只要我們愿意去面對原本就屬于我們自己的各種情緒,我們就有能力去管理它們,而非被情緒所控制。
情緒管理是一輩子的課題,最好的管理大師當然非自己莫屬。
每個人的情況都盡不相同,我們無法用某種方法去涵蓋所有的情境,這是不負責,也是不合理的。
我們在這分享幾種大眾的轉化情緒方式,供大家參考。當然,最適合自己的還得自己去摸索。
1、心理暗示法
如果你是個特別沖動,或是特別暴躁的人,可以嘗試這招心理暗示法,在情緒即將爆發時,先深呼吸幾次,并在心里默默念到:“冷靜,冷靜,冷靜,冷靜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2、情緒覺察法
當自己出現不良情緒時,學習多問問自己:“我現在的情緒是什么?我現在是什么感受?”當開始關注自己的感受時,情緒的能量也流動了起來,流向了理智。
3、投入愛好法
當感到工作壓力大時,可關注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如旅行、電影、唱歌、吃美食等,盡情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沉浸于自己的愛好中,可以很好地釋放壓力和找回自我價值感。
4、運動釋放法
適當的運動不僅可強身健體,還能產生出多巴胺,使人身心愉悅,但切記不要過量運動哦,過量的運動只會適得其反。
5、大喊大叫法
在海邊、山上或沒人的地方,盡情地吶喊,宣泄心中的不滿和怨氣。
6、動態靜心法
這個是比較專業的情緒宣泄法,比較復雜,在此不好闡述,如果有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后臺留言,我非常愿意分享。
總而言之,情緒管理的目的是為了讓情緒不要傷害到別人,同時也不要傷害自己,學會覺察自己的情緒,學會在不同的環境中以合理的行為表達出自己的情緒和界限,同時學會調節和緩解自己心理狀態。
當執念從改變別人而轉向改變自己,當你開始慢慢地了解自我,當你開始有意識地覺察自己的情緒,家的溫暖也就隨之而來。
看完了文章并非到此結束,而是剛剛開始……
情緒管理是一生的課題,我們都是自己最好指導的老師~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治愈姐(各平臺同名)
免費分享各種人生干貨和各種育兒心得,治愈我們的童年,治愈我們的人生,
讓我們成為自己的“治愈姐”,一起遇見更美的自己~
作者至簡的微信號是:zhijian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