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認識一個姑娘,她網戀了,在玩游戲時候加了一個游戲玩的很好的人的QQ,聊了幾句,居然發現是同校的,竟然是她的學弟。
于是她幾乎天天和那個男生聊天,天南地北地說,彼此也聊得很好,她甚至在心里暗自地將他當成了自己的男友。可是,他們從來沒有語音過,視頻過,僅限于文字。他偶爾會帶著她一起打游戲,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他帶著她上陣殺敵,生死都護著她,她覺得或許這就是愛情了。
每個女孩都渴望得到男生呵護的愛,而男生有時則只是把這當成一名紳士應該做的事情,所以,他們兩個之間的事情,就是一個人的獨角戲。一個深陷角色,無法自拔,一個超脫之外,無債一身輕。
兩人聊了許久許久,大約有6個月了,然后國慶的某一天,女孩發現男孩最近似乎很少聯系她了,女孩直覺男生他應該是外面有人了,不不不,應該說男孩戀愛了,他有了自己喜歡的人了。為了一個確切答案,女孩晚上QQ上問了他,男孩回答了,女孩哭了一夜,第二天很早就起床了,她編輯了一大段文字,想要質問男聲生把自己當什么?置她于何地?可最后刪了又編輯,編輯了又刪,她覺得自己很無理取鬧,居然會對自己曾經自己最不屑一顧的網上陌生人是產生了情愫,可是她控制不住自己的心,,她很疼,很疼,疼得呼吸不了,疼地似乎要停止跳動,可是她卻什么也做不了。她告訴他,“要不你還是把我刪了吧。”男生拒絕了,然后兩人的最后聊天記錄終止于2017年10月15日。
二
自2017年10月15日之后,女孩回到了學校,刪除了那個游戲。她怕,怕看到男生的ID后會情不自禁地想起他,想起他的背叛(女孩暗自把男孩當成自己的男友),想起自己的失敗,想起自己的難堪與不甘。
可是,感情世界里又哪有那么多的公平?你把他當蓋世英雄,他只不過是來串個場,你是這部劇的女主角,卻喜歡上了一個配角N號,這讓你的男主角如何自處?男主角還沒出場就被男配N搶了戲,這個就有點兒過了,著名編劇也都沒敢這樣寫。
女孩從小到大從來沒有正兒八經地談過戀愛,頭一次的傾心還是無疾而終,倒也是唏噓。不過現在過去這么久了,她也早已經想開了,那個人留給她的印象已經很少了,果然時間是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
在2018年,許多自媒體時代,許多的交流軟件已經變了味,QQ,微信已經成為許多人聊騷,約pao的載體,看那些趣味小看點,許多人的網絡奔現現場也是一片狼藉,慘不忍睹,“小哥哥,網戀嗎?我蘿莉音。”“我鐵觀音。”“我靜音。”“……”
我現在對這些現象已經很無語了,不知道該怎樣形容。網絡的快速發展,導致現在90,00后的學生對待愛情也不再像以前那樣認真,刻骨,牽手了就是一生,現在的趨勢是愛情速食化。聊得來就繼續聊,長得好就繼續撩,主要是靠一些套路取勝,“我走過的最遠的距離就是你的套路”。
套路,也就意味著缺乏了很多真誠。兩個陌生人加了好友,先隨便聊了幾句,然后就要求對方語音,爆照等等。語音有種作弊軟件,想要什么音就可以什么音,“娃娃音”,“蘿莉音”,“大叔音”等等,呀、這個叫音騙(自創的,嘿嘿)。至于照片,那可就多了,照片,我們稱之為“照騙”,對,就是這個“騙”,現在的照相機軟件呀,功能很強大呀,哪怕你現實中長得比較抽象,它也能把你修成絕世美人,頂級美女,而這些只要不直接視頻,基本上雙方是發現不了的,呃呃,當然這種情況不包括化妝情況,咱視頻就考慮的是素顏狀態下視頻哈。
我在想,如果我那個朋友能夠早一點知道這些的話,她或許就不會再陷入那個坑了。女子當自愛,愛情,一定要給最適合自己的人。戀愛之前一定要做好調查,不能被“多巴胺”影響了自己理性的判斷,這是為了自己以后的幸福著想。
如果愛錯了,那就停下來,原地反思自己,是理智要自己愛他還是情感上自己愛他,想好了再繼續,自己的感情總是得自己去走,誰也替代不了。
總歸,就以上而言,用一句網絡流行語來概括,那就是“網戀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