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是是非非,看透了人情冷暖,越來越喜歡安靜,越來越喜歡沉默。
真正厲害的人,都懂得適時的沉默。沉默,有著強大的力量,有時甚至勝過千言萬語。
馬東說:“一個人的情緒到了盡頭,是沉默”。經歷過聲嘶力竭,才慢慢學會沉默。經歷過孤立無援,才漸漸明白沉默。經歷過崩潰痛哭,才終于懂得沉默的智慧。
沉默,不是曲高和寡,不是顧影自憐。真正的沉默,是一種修行,是一種境界。
懂得沉默的人,即使在某一個失望透頂的時刻,臨近崩潰的邊緣。即使內心萬千滋味,波濤洶涌。他依然會云淡風輕,安靜下來,沉淀自己,慢慢蓄積力量。
沉默,安安靜靜,不驚不擾。行至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沉默,是內心的安靜與豐盈。
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一個人若能時常靜下心來沉思,反省自己的不足,不議論別人的是是非非。那么他就能以一顆慈悲平和的心態,去面對人情冗雜,世事無常。
記得年少的時候,一點悲傷,就渲染地驚天動地,一點誤會就委屈地痛哭流涕。而現在,我慢慢學會了沉默。
遇到了挫折,默默地咬緊牙,告訴自己,沒有過不去的坎兒。遇到了傷害,哭過痛過,依然笑著迎接第二天的太陽。遇到委屈,不解釋,懂我的人無需解釋,不懂的人,解釋再多也無用。
我知道,我要做的,是在沉默中蓄積力量。讓自己變得強大,無懼流言,無懼悲傷。
沉默的時候,內心是安靜的,豐盈的。安靜下來,就能夠聽到自己內心的聲音。
一個懂得沉默的人,更容易和自己相處。學會獨處,真正地接納自己,也能包容別人。
沉默,是一種內心的積淀。
一個人,遇到事業的挫折,才會知道沉默的力量。 自己靜下來。慢慢思考,不急功近利,不輕信他人,懂得慢慢積累和沉淀。
一個人,遭遇愛情的背叛,才會對愛情沉默。對愛情保持慎重,不輕易地交付真心。讓花言巧語告退,讓真情留存。懂得沉默,學會珍惜。
一個人,身體亮起了紅燈,才會對欲望保持沉默。人這一輩子,很多東西生帶不來死帶不去,何必過分執著呢?欲望再多,若是沒了健康的身體,一切都是空談。
亦舒曾說:“人一定要受過傷才會沉默專注,無論是心靈或肉體上的創傷,對成長都有益處。”
學會沉默,在迷失自己后幡然醒悟,在錯失遺憾后慢慢反省,在心累崩潰后休憩調整……
沉默,給予靈魂的依靠。學會沉淀自己的情緒,調整自己的狀態,在自我救贖中,遇見越來越好的自己。
即使身處鬧市的喧囂之中,依然尋求一份心靈的靜謐。過濾欲望,沉淀自己。
沉默,是厚積薄發的力量。
春秋時期,楚莊王繼位三年,沒有頒布一條法令。
左司馬問他:“一只大鳥落在山丘上,三年來不飛不叫,為什么?”
楚莊王答道:“三年不展翅,是要使翅膀長大;三年不鳴叫,是要觀察與準備。雖不飛,飛必沖天;雖不鳴,鳴必驚人!”
半年之后,楚莊王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廢除了舊的十項政令,發布了新的九項政令,處死了五個奸臣,提拔了六個隱士。從此之后,國家昌盛,天下歸服。
楚莊王懂得適時的沉默,在沉默中尋找改革的鍥機。他不過早暴露自己的意圖,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蘇軾說:“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睕]有一段或長或短的沉寂期,沒有在沉寂中的反思與積淀,哪有成功者的喜悅,哪有勝利者的歡呼?
沉默,是背后默默無聞的付出,是不急于求成的執著,是厚積薄發的強大力量。
沉默,是一種修行。無言,是一種境界。
我們終要走向成熟,而成熟之路,就是學會沉默,坦然接受自己不喜歡的,和不喜歡自己的。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愛自己的人,好好珍惜。離開的人,不必留戀。要來的人,微笑迎接。轉身的人,揮手作別。
魯迅說:“當我沉默的時候,我覺得很充實,當我開口說話,就感到了空虛?!?br>
沉默就像是盛夏里的那一片綠,清簡素凈,卻充滿生機勃勃。依一縷陽光,攬一份清涼,靜靜生長,在生命的青山綠水間豐盈。
當我學會了沉默,終于明白:凡事別說,別抱怨。對于人生,最大的事情就是生和死,除此此外,都是小事一樁。
沉默,是一種修行。享受沉默的時光,讀懂內心深處的情緒,安靜地感悟歲月的美好。
無言,是一種境界。不爭不辯,無語無言。是非對錯,過眼云煙。保持內心的清凈與無塵,回歸更深的覺醒與自由。
做個沉默的智者吧,人生無需多言,也無需解釋。認真做好自己,讓時間去說明一切。在一個安靜的位置上,去看世界的熱鬧與繁華。
讓浮躁的心沉淀下來,以柔軟舒適的姿態面對一切。在沉默中,抵達更加遼闊的遠方,欣賞更加曼妙的風景。
我是茶詩花(微信csh3150),安般蘭若簽約作者,鄭州市作協會員。熱愛文字的小女子一枚,寫有溫度有力量的文字。左手人間煙火,右手讀書品茶。相信在文字的世界里,我們終將相遇。
聲明:所有文章,皆為原創。未經本人允許,禁止任何媒體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