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的桃花源,比你的目標更重要
“東方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當全民都在“秀夢想”。勵志家大喊著:目標!目標!叫醒你的是目標;選手們好半生都在艱難的堅持著自己的夢想,為之苦練,為之奔走,為之流涕;他們歷經滄桑,最終語重心長的傳送出:夢想!目標!我開始有些擔心,有夢想固然是好的,然太過當回事也是不夠好的,必然會帶來一些反向極端的東西。
其實,關于人生。大多人要的不過是理想中的生活,而夢想目標只是理想生活的一部分。我們不應當和目標太較勁,它原本是來幫助我們實現美好生活的,怎么成了我們的壓力源呢。隨意而流,反而能達到那個夢中的地方,刻意去尋,卻云深不知處了。如果人生是一副畫卷,那么愿景、高度、格局就是你想要達到的心中“桃花源”,而目標只是他們實現的路徑或者不同的目標只是這幅畫卷上一件件點綴,你的人生畫卷因為它們而成,卻不是為它們而去。
如果是這樣,我不必再糾結于某一個目標實現的得失,我只會問自己,我到底想要一個怎樣的“桃花源”,現在是了嗎?如果是,我還需要去糾結、去比較別人有這個我沒有那個;如果不是,那么怎么樣我才能夠創造呢?這就可以解釋現在經常爭論比較多的問題,到底是北上廣,還是返鄉?
這就取決你要的愿景了。如果你覺得在自己的家鄉三五好友,幾杯小酒,鄰里家常,平常日子就是你要的美好,大可不必羨慕別人的遠走高就,蛋糕咖啡;如果你不滿足于如祖輩一樣,終老于本土,那你也不必負疚滄桑,因為這是自己的人生,自己負責規劃。
如果我能,我多么希望能得此愿景:于我們,年輕的時候總需要去見識多一點,學習多一點,年老或合適的時候能夠帶著自己的知識再回鄉。或開一個小店,也可以是三五小友,幾杯小酒,可是心態和講的故事卻不一樣了。
于下一代,我們能夠給他們創造更高的起點,更多的資源,讓他們不僅擁有蛋糕咖啡,也能吃上鄉中米飯;能夠接受現代化的教育,又能擁抱夢中的田園,這難道不是極好的嗎?縱然沒能創造出什么,至少抱著自己的孫孫也可以說出些別樣的故事,就像那時的老宮人在和你講著紫禁城的故事,其實別有一番風味。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沒有綣繾情意,任何的景致都是呆滯的
如果你知道人生該選擇的是愿景,而愿景只是想要的生活狀態,這樣的狀態從來不排斥感情,反而情感是更重要的部分;而不是單純的追求什么目標,這樣的目標和感情相左,才會極端的生出不是單純為情,便是單獨為業;也不會守著一個夢想,就可以舍生忘死、一念孤行的去摘取,摘取了又未必獲得最滿足的歡樂。
就像一個女子為了物質的目標,丟掉純情,丟掉身體,換來了目標,目標終歸只是目標,只能當作手段,如果你決定好自己一輩子的愿景就是要活在風塵中,那你用什么換取都無所謂,如果不是,這代價未免太大,甚至也許就這樣終結了一生真正幸福的可能性。
人生艱難的是了解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樣的“桃花源”,而辛苦的是決定好后的耕耘,收獲的卻是自己主宰的人生畫卷。無論它是水墨畫,還是工筆畫,無論它是著簡單的水墨,還是精心描畫的彩繪,只要是自己心中的,那就是極好的。這樣的意義足以讓人生微笑,也足以讓你清晰你得到的、失去的都是些什么,也就夠回味了。
來,開始吧!靜下來認真的先畫一幅自己的人生畫卷,再去想我該設定什么樣的目標,且清楚這些目標是來幫助你更快樂的,不是追著、追著竟忘了最初的美好祝愿,反而圍繞那些目標、那些夢想欲罷不能了。記住,任何的目標只是手段,從來不是追求的根本,停下來,想一想,你最近,快樂嗎?為什么這么努力,卻離幸福越來越遠?
如果,走著走著,方向就錯了,是永遠也到不了心中的“桃花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