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上學期就要結束了,現將本學期教學工作作一總結。
九年級上學期時間很長,不過也結束了九年級上下冊的教學任務。
本學期兩個班級的語文成績都走了明顯的進步。反思下來,我覺得是以下這些方法起了作用。
首先,學生成績提高得力于學生的閱讀積累。在閱讀方面,我一直是一個方向推動,從沒有改變。具體做法是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
有了閱讀的習慣才有我想培養的其余一切。我還要引導孩子們讀好書,必須讀好書,一切的快餐書都要舍棄,我必須要教會學生像劉心武先生一樣會“貓式讀書”要對這紛繁浩瀚的書海進行篩選,要抓住經典二字,什么是經典,什么是經典,一定要經過時間的篩選沉淀下來。孩子是沒有篩選能力的,當下流行的系列書籍,我覺得我們每位公民都有引導孩子閱讀的義務,而快餐書不是沒有壞的就是好的,孩子的閱讀時間就那么多,被快餐占了,經典就沒有時間了,小學時代是閱讀的時代,我的孩子我盡量去滿足了閱讀,所有能閱讀的時間都閱讀了,每天都要在讀書中度過的。
前天,一位家長問我:“你的孩子怎么愿意讀書呢?他怎么能不想看電視呢?”看著她的表情,實在是不理解。我就回答了一句,我家沒有電視信號啊!“那怎么行?”“怎么不行!我取代電視的是書啊,電視是書改編的,只要你逼著孩子拿起書,他就覺得電視真不好看。前提是不能打開電視,因為電視是不需要費腦子的,任何人天生都懶。”家長依然不理解,我才明白,沒有實踐過的人你不要試著和她溝通。
我的學生我上課時是要游說的,一定要隨時灌輸作家、出版社細節等等,然后在游說家長買書,盡管有不理解的,不影響整體的帶動,孩子對督促家長買書的。
學校圖書館的書籍流動是必要的,我安排專門的孩子去做這個工作,趙柳鑫這個孩子,學習不怎么喜歡,但是老師布置的事情認真做,于是九年級就我們一個班級借書,而且是經常換書,孩子們會去挑書,挑我們應該讀的書。
兩年多了,我們班級每個孩子讀書已經有一定的量了,再上課學生的反映就很快了,說到什么典故等也都有人知道了。
所以我覺得讀書的推行是對的,不僅要推行,要想盡一切辦法推行,推行好書閱讀,比上課重要。
讀書的好處自古至今已經有數不清的言論在說。不言而喻了。
我的實踐告訴我,我對孩子、學生的推行讀書使我所帶出來的孩子認清什么是好,什么是壞,我們要有什么樣的選擇。
其次,是抓住上課的時間。換句話說就是提高學生的上課效率。初中孩子貪玩,回家寫作業的效率很低,想要多數孩子回家學習文字收效不大。
我就針對性的讓學生在上課寫題目,背書等,需要孩子認真做的就在課堂上做。實施證明還是不錯的。
再次,對癥下藥。
上次語文學科論壇請了劉建明老師來做了一個講座,劉老師在講座上講了一個督促學困生學習語文的方法。這一批學生聽課不認真,回家沒有人監督,作業不認真做。考試不及格。
針對這類學生,劉老師用了一種方法:把不及格的人集中起來,選出一名隊長,讓隊長每天收作業,這些學生每天抄寫一篇優秀范文。
我覺得這好簡單,不就抄寫文章嗎,學生都抄寫過啊,不怎么見效,我就沒有去想過這個事了。
可是面對這一批對自己放任自流的學生我又不能不管,語文學好了他們將來也能有用武之地,。于是我想試一試,上次學情調查有八個不及格的,我請這八位選出了一個隊長,隊長每天把作業在早上來到時放我桌子上,學生一開始不適應:要么忘了寫了,要么字寫得潦草了,我采取的辦法是忘寫的加字數,字潦草的重寫。
特別是隊長要進行培訓,嚴格把關交作業時間,嚴格執行制定的懲罰措施。一個禮拜下來學生基本習慣養成。再針對偷懶耍滑的學生給予強調。這樣后期學生都能按時交送。
這個時候再查質量,要求字寫規范,抄好文章。我問學生這樣做有沒有效果,一個學生告訴我:“有效果 ,本來不會寫的很多字都會寫了。”我覺得這突然點醒了我,這一批學生可不就是不會寫字嘛!這種抄寫的方法剛好彌補了他們對字的感知。
就這樣,寫了一個月,這次考試,題目較難,學生不及格人數較多,我想壞了,上次八個,這次得有十個,成績下來。我吃了一驚,居然只有兩個沒有及格。別的班級基本上是好幾個。或者多的有十幾個。我明白我用對方法了。
這只是一個小方法的實施,學生是在變動當中的,學生的懶惰是很難改變的,學生的語文素養提升也是需要大量努力的,接下來就需要在學生的持續上下功夫,找對藥方,對癥下藥。
教無定法,學有章法,只要引導孩子進入語文的門檻,我相信孩子一定可以逐漸進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