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跑男團中,唐三藏的三個保鏢,孫悟空的地位比較尷尬,雖然空有大圣的名號,卻沒有天蓬元帥的實權,甚至不如蟠桃宴上服侍的卷簾將軍沙悟凈。不過,有位尊神卻用十個字提醒唐三藏,曾經的天蓬元帥只能做二師兄!
唐三藏的三個徒弟中,孫悟空沒有什么背景和后臺。所以,在取經跑男團中,孫悟空的地位比較尷尬的,只能靠著一身本領,沖鋒陷陣,來證明實力。而他的兩個師弟,取經時并沒怎么出力,甚至在天庭犯錯時,都有神仙幫忙求情。而孫悟空大鬧天宮,被如來壓在五行山下,卻連個為他求情減刑的人都沒有。不過,還是有個人挺仗義的,在孫悟空落魄后,也沒有搶回孫悟空曾經拿走寶物!也是這個人,在師徒第一次生異心時,用幅畫點醒了孫悟空!
唐三藏在五行山下初見他時:尖嘴縮腮,金睛火眼。頭上堆苔蘚,耳中生薜蘿。鬢邊少發多青草,頷下無須有綠莎。眉間土,鼻凹泥,十分狼狽,指頭粗,手掌厚,塵垢余多??梢妼O悟空當時有多狼狽,好不容易迎來取經人,離開了五行山??蓭熗蕉藙偵下?,就遇到了毛賊,孫悟空三下五除二解決了毛賊,沒有受到表揚,卻得了唐三藏的一頓埋怨:“只因你沒收沒管,暴橫人間,欺天誑上,才受著五百年前之難。今既入了沙門,若是還像當時行兇,一味傷生,去不得西天,做不得和尚!忒惡!忒惡、忒惡!”猴子一生受不得人氣,就辭了唐三藏而去。還好遇到了不識鴻蒙寶物的他,用副畫點醒了孫悟空,助他修成正果!
他算是孫悟空結識的第一個有仙篆的人,當初孫悟空去東海中討兵器,他出手闊綽,將定海神珍送給了孫悟空。還擊鼓集結了另外三海的龍王,為孫悟空討行頭。南海龍王提出要發兵捉拿孫悟空時,他卻說:“莫說拿!那塊鐵,挽著些兒就死,磕著些兒就亡;挨挨皮就破,擦擦兒觔骨。”一直將定海神珍當做廢鐵的東海龍王,為何如此清楚它的神通呢?難道他在說謊?在介紹東海龍王時,強調的是“老”,四海也以東海為尊,這樣見多識廣的東海龍王定是知道金箍棒的來歷的,還知道定海神珍名喚如意金箍棒,是鴻蒙初判的神物,由太上老君鑄造。所以,他這上萬年小心一直守護著金箍棒,不讓神魔來搶。而金箍棒感應到孫悟空發出霞光艷艷,他就知道孫悟空和太上老君有些不可說的秘密!
東海龍王集結了三兄弟,給孫悟空湊足一套豪華的行頭。以東海為尊的另外三海分別出了藕絲步云履,鎖子黃金甲和紫金頭冠。其實,還有另外一層含義,南、西、北三個龍王的“禮”與金箍棒無法相提并論。但是,可以混淆視聽,畢竟那三個也算是“至寶”。所以,當東海龍王告上天去,也沒有人太注意金箍棒,只是覺得孫悟空這個妖猴,好大的膽子,搶了四海龍王的寶貝。他這樣做就是為了隱藏這位尊神,也是為了完成大計劃!
孫悟空和唐三藏耍脾氣時,沒有回花果山看猴子猴孫,卻去了東海。而東海龍王卻故意說:“近聞得大圣難滿,失賀!”遠在東海的龍王,是如何知道孫悟空刑滿的,只能說有人早將孫悟空的行蹤告訴了他!而孫悟空知道老龍王是“自己人”,所以,取經路上如果無聊時,就去東海龍王家喝茶來排解憂愁。但是,孫悟空坐下后,就看到了一幅奇怪的畫——《圮橋進履》。
其實,老龍王已經知道孫悟空受了唐三藏的悶氣,一早就準備了這幅畫,只等大圣到了,借畫開導大圣說:“大圣,你若不保唐僧,不盡勤勞,不受教誨,到底是個妖仙,休想得成正果!”這句話點醒了孫悟空,他大鬧天宮被壓五行山下,都為完成一件大計劃。所以,他必須繼續保護唐三藏,不然會神魂會貶在九幽之處,萬劫不得翻身!
唐三藏在高老莊收服豬八戒后,這位尊神出現了,他是住在樹上,通曉過去將來烏巢禪師。作為禪師,不住山洞,不住廟觀,卻在樹上搭窩。不禁讓人想起菩提祖師初見孫悟空的時候,對他說:“既無父母,想是樹上生的?”而烏巢禪師認得豬八戒,識得唐三藏,卻裝作不認識孫悟空,還說:“因少識耳!”當初,菩提祖師傳授孫悟空的法術時,孫悟空道:“此間更無六耳,止弟子一人。”孫悟空就知道他是誰了。
當初開啟金箍棒的時候,金箍棒就將菩提祖師真正的身份告訴了孫悟空。太上老君裝作菩提祖師傳授孫悟空本領,又用真實身份授予寶物。孫悟空覺得太上老君的做法有些好笑,又有些好氣,就一直稱呼天上老君為“老倌”。太上老君不生氣,因為他理虧。而老君清楚豬八戒的個性,肯定要和孫悟空爭一爭高下,所以又來給孫悟空出頭了,還有詩云:“道路不難行,試聽我吩咐:千山千水深,多瘴多魔處。若遇接天崖,放心休恐怖。行來摩耳巖,側著腳蹤步。仔細黑松林,妖狐多截路。精靈滿國城,魔主盈山住。老虎坐琴堂,蒼狼為主簿。獅象盡稱王,虎豹皆作御。野豬挑擔子,水怪前頭遇。多年老石猴,那里懷嗔怒。你問那相識,他知西去路。”
烏巢禪師說的這些劫難,預知了很多取經路上的磨難。其中,老虎坐琴堂,蒼狼為主簿,說的可是奎木狼將唐三藏化成老虎,然后坐在堂上飲酒作樂。另外的一些劫難,也都是神仙設的局。其中,奎木狼下凡為妖,是起于道又收于道,戰敗后,去了兜率宮燒火。由此可推斷,烏巢禪師不是有預知將來的功能,而是那些“將來”都是他一手策劃的。這次來的目的,一是點名孫悟空的重要性,二是提點孫悟空要按照指令走。能策劃這一切的人,肯定是位尊神,而他又處處維護孫悟空的人,似乎和太上老君不謀而合哦!
烏巢禪師還特意強調十個字——多年老石猴,他知西去路。其實,在提醒唐三藏,取經之路,只有孫悟空認識!所以,如果豬八戒想當大師兄,那么,取經大業是完不成的!而這十個字,也注定天蓬元帥豬八戒,只能是二師兄!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