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郭德綱,應該是中國目前最火的相聲藝人,對于他的評價,褒貶不一。擁護者說是他的相聲是真正的民間藝術,反對者說是低俗趣味。
不管你是不是“鋼絲”,說相聲、參加真人秀、主持節目、清理門戶的郭德綱的確是紅了,德云社紅了,相聲也紅了。
對于相聲,我是門外漢,沒有研究過它的歷史發展,也不懂說學逗唱的玄妙,只知道它是扎根于民間、源于生活的藝術形式。因此,聽相聲大多只是聽相聲藝人所說的內容。
今天,我想說說郭德綱在臺上常說的那句:臺上無大小,臺下立規矩。
捧哏之于逗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郭德綱在相聲表演上的成功,離不開于謙的鼎力相助。
在相聲舞臺上,郭德綱“占盡便宜”,于謙可謂是“受盡欺負”,從于謙自己到他妻兒,都被郭德綱用段子的方式“呈現”出來,內容大多是家長里短或者“隔壁老王”類型的故事。
說完段子,也許自知不是主流價值觀所提倡的內容,于是反復念叨那句:臺上無大小,臺下立規矩。
這種“接地氣”的段子受大多數人喜歡,人都有獵奇心理,如果自己不能滿足,聽聽別人講也是喜聞樂見的。
有人說,“臺上無大小,臺下立規矩”是相聲藝人自身藝德價值的展示,可臺下立了規矩,臺上就真的可以無大小了嗎?
我想答案是只得商榷的。
相聲是一種雅俗共賞的語言表演藝術,但如果只有俗,甚至是低俗,我想也并不能成為一門藝術長久發展之道。
中國自古就有“無規矩不成方圓”之說,隨著時代的發展,規矩不等于墨守成規,麻木守舊。但規矩是人類生存與活動的前提與基礎,對于藝術表演也一樣。
郭德綱在臺下應該把尊師重道的傳統應用的淋漓盡致,從給徒弟取名,到制家譜,再到清理門戶,且不談他的所做的對錯和目的性,但這些都表明了立規矩的重要性。
在節目里,歐弟奉茶行拜師禮,小岳岳即使大紅大紫也對師傅畢恭畢敬,這和如今漸漸忘記何為師者、何為長者的部分年輕人的確有巨大差別。
優秀傳統文化應該發揚,有的規矩在臺下立了同樣也適用于臺上。相聲是需要表演的藝術,是觀眾用來欣賞品味的藝術,傳遞給社會大眾的是一種精神文化,一種價值觀。
如果臺下立的規矩在臺上就可以被無所顧忌的打破,沒有禁忌,沒有底線,那傳遞給觀眾的內容遲早會成為文化糟粕。
記得在某次頒獎典禮上,郭德綱多次調侃安吉,多次提出“我是你親生爸爸”。視頻一出,網友一片批評之聲,郭德綱作出回應說“這世界沒有開不得的玩笑”。這種蠻橫無理的態度讓人啼笑皆非。
在臺下立好規矩大家遵守,在臺上允許自己無大小,無視禮義廉恥,如果這就是他所謂的“臺上無大小,臺下立規矩”,我想這是自相矛盾、難以立足的說法。
我不否認郭德綱在相聲藝術上的成就,他的天賦與能力都讓相聲在不太重視傳統藝術的年輕人中走紅,這也是相聲與現代化結合、在與時代同進步的結果。在他帶領下,一批相聲藝人也聲名鵲起,這無疑是他的功勞。
盡管都說當今是大眾娛樂,但國民的素質在不斷提高,也要堅持“內容至上”原則,不會永遠有人為口無遮攔買單。
成也是嘴,敗也是嘴,在臺上說相聲的郭德綱,也應該立立規矩!
青回音:一個信仰文字的少女。
今天寫的是自己關于“臺下立規矩,臺上無大小”的看法,只針對所見抒一己之想,不針對郭德綱個人,畢竟我也不了解他,希望各位“鋼絲”勿噴。
如果你對“臺下立規矩,臺上無大小”這一觀點有不同看法,歡迎一起討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