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他人有他人的人生,自己有自己的人生,界限分明,沖突,壓力就會減少。
在追求的過程中,一定要分清自己是自己,他人在實踐他人的人生,我們不需要追求別人的腳步。
感想: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人比人會氣死人,因為永遠有比你更美麗更富有的人。人應該要有追求有理想,但是所謂的追求與理想不能建立在與他人的對比之上,如果總是好于攀比,那么不管擁有了多少都覺得不夠,并且始終沒有快樂感。
說到這個道理,我的前老板就是一個活生生的案例(以下簡稱老板)。老板白手起家,我們的公司是個很小的私營小企業。剛剛開始一個月凈利潤能有十幾萬。前期,老板的目標一直是追求穩定,循序漸進,公司也沒有負債。但是老板的一個塑料姐妹花喜歡奢侈品,每次買了新款的卡地亞手表勞力士手表,都要來辦公室向老板炫耀一番。每次等這個塑料姐妹花走之后,老板就開始讓我們給她查看那干免稅店有同款。
后來老板和他的塑料姐妹花一起去了一趟香港回來,手上多了一塊和貝嫂一樣的勞力士,跟我們炫耀說是限量版。后來就一發不可收拾,塑料姐妹花買啥她也想要啥。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在公司還需要大量資金現金流的時候,她把自己的代步車賣了,首付了路虎發現神行的最高配置版,一個月車貸就要一萬多。。。。
公司沒有現金流,她就去借高利貸,惡性循環。
她也沒有真正的快樂過,本來她跟隨著自己的腳步可以過上不錯的生活,公司也會漸漸步入正軌。但是她錯把她人的追求當作是自己的追求,越活越累。相信不要我多說,你們也可以想象到結局。
當我看到恒子奶奶告訴我們的這個哲理的時候,我腦海中浮現的就是這位老板的反面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