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7年的倒數第二天,圖書館稀稀拉拉的坐著些人,好些人都回家去和家人跨年,又或者是和男女朋友、閨蜜去別處跨年了。打開微信公眾號,滿屏的請回答2017,我的2017經歷了什么,在我的2018又會有什么樣的成長呢?只想說“愿有歲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度芳華”。
?????? 但是想做到這句話何其曖昧,誰的過去那一年沒有那么一兩件事可供回憶,誰對于未來沒有那么一些憧憬和計劃。但是過去的一年那些可供回憶的事情是否真的只是為了回憶才想起來,哦,原來我真的經歷了這件事,想想那時好像還挺開心的,但是它卻不是自己出現的,而是你用力去回顧的。
?????? 2017年是我大三的第一學期,2018年是我大三的最后一個學期,意味著我即將離開大學校園,大四幾乎都是在外面實習。我即將告別我的學生時代,大一的時候我的影視賞析課老師,雖然已經三十來歲,但他走路的模樣,說話的口氣,以及眼睛中流露出的神色,我只能想到“可愛”來形容,這個“可愛”并不是說是無知或者外表上的可愛,就像他所說的,“一個人無論處在任何階段,成長都是一個重要的詞匯,只有你一直處于成長,才能證明你仍活著。”他身上的那種可愛就是屬于孩子的永遠對于未知保有著珍貴的好奇心,在不斷地充實自己。
?????? 回到自己身上來,從大一到大三好像一直忙忙碌碌卻終究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也沒有得到什么成長,沒有拿的出手的真正屬于自己的作品,我的實習簡歷,人生簡歷上又有什么可以填充的。這句話好像總會在一個人相處的時候,或者因為某一件事觸動到自己,從而開始對它的思考,但很快又將它擱置一旁,鋪滿灰塵。昨天晚上坐在圖書館里,舍友默默地給我從寢室帶了一個西紅柿,補充維生素,我們相視一笑,這一定是那些可以回首的歲月。我想我應該真正做些什么了,我打開了久久沒有更新的公眾號,(其實是在注冊后從未更新過),寫下了關于歌手張懸的《唯有驕傲可以折服驕傲》,她是我最喜歡的歌手之一,其中一句“我擁有的都是僥幸啊,我失去的都是人生”,雖然歌名是關于我愛你,其實講得更多的是人生,人生的得到與失去,不妨淡然些,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 2017年好像很流行“喪文化”,每個人都很萎靡,我好像漸漸地也被影響了,早晨起來,其實也沒有什么真正難過的事情,舍友卻說“今天也是難過的一天”,那一整天的心情好像被霧霾籠罩,灰蒙蒙的,這種狀態對于大學校園的我們其實是很不正常的,但在今天卻是一種常態,想來也是凄涼,很多人都說我好像沒有青春就已經老了,都是“佛系”一族。
?????? 從圖書館回到寢室休息,躺在床上又想了很多,越想越興奮,已經好久沒有這樣的熱血,我好像真正有了目標,至少是眼下的,我希望自己能夠在自己的公眾號,在自己的小小的世界中留下些什么,為自己定下了計劃,一周更新3-5篇文章,分享自己喜歡的詩歌,記錄自己的生活,只有在輸入和輸出同時進行的時候才是閱讀最好的收獲,只有輸入沒有輸出,很快就會將那些一時感動自己的語句、思想忘卻,因為那畢竟是別人的。
?????? 我給自己公眾號的功能介紹概括為“講述一場被浪費的生命”,其實生命從頭到尾都是一場浪費,你需要判斷的僅僅在于,這場浪費是否美好。
?????? 你好,2018,。你好,未來。
?????? Call me by your name and I’llcall you by m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