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寧
兩天沒有收到我哥的微信,不知道是他因出差沒發,還是吉米沒寫。10月9日,我終于鼓起勇氣向吉米發出請求,晚上8:23,吉米通過了我的好友認證,他說:“你好。好久不見了。謝謝關注[呲牙]”,我回:“真是好久不見,但并不覺得遙遠。微信真是好東西,可以天天見啦[握手]”。于是,看《吉米的日記》成為我每天必須做的事情。我在他第一篇《日記》也就是10月2日的微信里留言:“以前好久不見,以后每天這見![握手]”,他回:“哈哈,微信天天見[呲牙]”。我和吉米在微信里重逢,成為微信好友,為他點贊的同時,亦從他那里學習了很多。
在回看《吉米的日記》時候,每天都會出現喬的“身影”,于是,我在吉米的微信里問喬:“好奇怪,你的身影咋出現在我認識20年的小賞朋友中?[呲牙]”,吉米回復說:“喬是我大學同學。”我頓時驚住,本想調侃一下喬咋誰都認識,沒想到人家認識早于我十幾年,而且竟然是大學同窗。喬說:“這世界真奇特,我們有共同的朋友。”我說:“猿糞啊”!
喬是我的作者朋友,是80年代風靡一時的、電匣子里出聲兒的、著名的《許國璋英語》的男生“小喬”,后為美國密西根西區聯邦地區法院首席大法官海爾曼先生做了一年的法官助理,也是第一個中國大陸背景的留學生成為了美國法官助理。《“現在開庭!”——我為美國聯邦法官做助理》就是他用了6年時間整理寫就并于2000年出版的大作。幾年前我們簽訂修訂版出版合同,但喬至今未交稿,我早已放棄催稿,因為是朋友,太熟了,不好“下手”,況且,對我而言,他不寫也罷,欠著我吧。
吉米在微信里的照片,依舊那么瘦,那么白凈,那么帥,除了有了些歲月的痕跡,誰又不是呢!他的文筆很好,扣人心弦,牽人肚腸,幽默風趣,知識豐富。我為他做不了什么實質的幫助,只有遵他意為他點贊。我從《吉米的日記》里也知道了、學到了很多,他對生命的思考和態度讓我受益匪淺。“追逐日光”的日子遠比庸庸碌碌的虛度美好,如果人人都知道自己要走的時日,定會為自己存在的每一天寫滿美好和“愛”。吉米就是這樣,因為他每天的微信最后一句話都是:我??你們!
我想每天都看到他這句話,因為這句話帶給我了溫暖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