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周末 ? 不過現在的我已經很享受和習慣獨處的生活了。
如果一定要概括一下24歲前的我,我想在大學之前我都是一個骨子里活潑但是活得很嚴謹的人。這大概和我家庭有關吧。我太了解自己了,所以我不會去嘗試在同一時段里做兩件事,特別怕我因為做了這件事,然后另一件事的結果受影響。上了大學之后我就完全放開我自己了,因為我感覺爸媽賦予我的使命我完成了。而我該有自己的生活和三觀了。
而我也很喜歡自己的性格以及我的三觀。
大學畢業到工作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我都沒有辦法適應一個人的生活。也就是獨處的時光。很浮躁,很焦躁。我好像每時每刻都希望地球圍著我轉,不管是爸媽還是朋友,理所當然的問候我和關心我。敏感到,我在群里發消息,如果沒有人回我, 我就會很失落失望,然后賭氣把消息開免打擾。然后就把自己活成一種,你不主動我也絕對不會主動的狀態。而我確實也知道,這樣的自己太討厭了。不成熟,不配自己的24歲。
工作后很久,或許是數據工作教會我的耐心,亦或許是工作中溝通的復雜,自己都感覺到自己越來越沉穩了。所以說,還是要多經歷一些事,過程很痛苦但是過程中收獲的東西真的是彌足珍貴的。
你會發現每個人都有每個人自己的生活啊。戀人有戀人的生活,單身有單身的生活,家庭有家庭的生活。而你自己也要有自己生活。現在的我也常會跟別人說這句話,一是為了讓他明白你要有你自己,二也是為了讓他不要經常性的打擾我~
當然我也還是會跟朋友一起出去聊天吃飯喝咖啡玩桌游,也會在某個周末約出去住一晚,喝酒談天到凌晨。聽聞朋友在工作上的進步,也還是會說加油你好棒,因為我也收到過如此的正能量。我盡可能的傳達給朋友們的都是正能量,因為滿身負能量的人我是極其討厭的。以前總會有人叫我雞湯姐,但是現在我可能不太會灌雞湯了,只能說給一些我的看法和意見,就我的經歷和經驗來講。
周一到周五,基本都是早睡早起的生活,公司和家兩點一線。那么我社交嗎,我也社交的,但是我是選擇性社交。而周末我只想休息,讓自己睡個好覺,然后做點自己想做的事。工作日的晚上回來的早,我就會和媽媽一起去騎車或者是走路,偶爾自己做個運動。也挺好的。
這個周末。我睡了個懶覺,起床給自己煮了個餛飩,然后煮了好吃的南瓜,打了會游戲,看了一下午的書,聽著歌碼著字記錄生活,等下再洗個澡看個電影。也算是放松和充實的一天。可能很多人會說,那是因為你單身啊。包括爸媽也這么說。是啊,但是我沒覺得什么不好啊。這是我的舒適圈,如果你恰好出現,而我的舒適圈也沒被打亂,這不是最好的嗎?
始終有自己的生活,保持自己的三觀。會很喜歡自己的,喜歡自己了,才會有然后的事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