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創新而言,最重要的問題是:革命性的創新怎樣占領市場。因為創新產品開始時都價格昂貴,高成本導致售價過高,進而銷售受阻。
當我們談到創新的時候,其核心并非是發明新產品,而是怎樣普及或者推廣新產品。也就是說,普及和創新一樣偉大。
此前曾經在《講兩個故事,告訴你為何相比于創新的構想,如何實現創新才是最難的》里說過,在創新產品的普及上,蘋果有一套自己的做法,具體有三點:
首先,必須要有獨步天下的產品,如果你的產品不能領先業界5年,別這么做——你的投資就會變成你的庫存,那是天大的悲劇。蘋果曾經把失敗了的蘋果III扔到垃圾場,那是個慘痛的教訓?,F在我們仍有一些狗屎一樣的創新,但這就是創新的代價。
其次,你要預見到銷量的上升會帶來成本的下降?,F在各種傳感器和觸摸屏的面板價格非常低,但2007年的時候,這種觸摸屏甚至還不存在。如果價格降不下來,那么后續的更新就難以完成,既無法完成創新,也不能留住消費者。
最后,才是執行層面?,F在你有了好產品,并且知道,只要產量足夠,成本就不再是難題。
蘋果謹慎的控制著市場的節奏,通過一次又一次大規模的市場銷售,壓縮供應鏈成本,培育市場生態環境。我們可以說,它的每一次新產品,都是為了下一代乃至未來的蘋果進行布局。對蘋果而言,市場就是開放的實驗室,他們用市場來催熟他們渴望的技術,然后用這樣的技術再培育下一代產品。
喬布斯早年間曾有過兩次慘痛的失敗。一次是麥金塔電腦因售價過高而失敗,導致喬布斯直接出局;二是成立了NeXT電腦公司,再次因昂貴的價格而失敗。這兩次慘敗給了喬布斯深刻的教訓,他從此意識到,僅有好產品是不夠的,還要有最好的商業運營。
對此喬布斯采取了三點措施:
一是為夢想而生的激情。喬布斯始終堅持創造偉大的產品,并將之融入了蘋果的文化。喬布斯說:我的激情所在是打造一家可以傳世的公司,這家公司里的人動力十足地創造偉大的產品。其他一切都是第二位的。當然,能賺錢很棒,因為那樣你才能夠制造偉大的產品。但是動力來自產品,而不是利潤。這只是個微妙的差別,但其結果卻會影響每一件事:你聘用誰,提拔誰,會議上討論什么事情。
二是近乎偏執的強制自我淘汰。蘋果每年都發布新產品,都要給人驚喜。每年的強制更新和引導消費者的購買預期,互相推動,使蘋果不得不主動去創造,淘汰別人或者自我淘汰。任何產品都有生命周期,而真正的挑戰在于顛覆性的競爭對手出現。如果停止不前,就可能有下一個蘋果級的公司出現,顛覆整個行業。而保持創新的最好方式就是自我顛覆。
三是高效的產業鏈整合和生態系統構建。在美國問答網站Quora上,對蘋果這方面的成功做了如下解釋:
新技術剛剛產生的時候,非常貴,建廠量產更貴。新技術前期投入高利潤薄(并且利潤空間隨著市場化的實現而收縮),那些率先建廠量產的公司可能沒有足夠多的資金來填補巨大的開銷。
蘋果先用現金注入換取某個新技術一段時間(一般6–36 個月)的獨家使用權,然后依靠低價優勢鞏固霸主地位。分兩步:
蘋果領先數月或數年使用新技術。獨家授權使它能夠生產出絕對無法復制的產品。記得 iPhone 剛出現的時候嗎?長達一年多的時間里沒有出現像 iPhone 一樣采用電容觸摸屏的手機,——不僅僅是軟件的問題,而是蘋果更早使用了這個技術。另一個例子是鋁加工技術——它用來生產堅固而便攜的蘋果筆記本電腦,目前仍屬商業機密,為蘋果獨家擁有。
當競爭者趕上的時候,蘋果已經可以通過談判以一定的折扣從供貨商手中拿貨,而這些供貨商通過給蘋果供貨已經把工藝做得很熟練,成本降下來了,他們也愿意以較低的價格給蘋果出貨。此時,新技術實現了市場化,蘋果的競爭對手們也可以從那些供貨商中手中拿貨,但蘋果的拿貨價格是特價。
這些新技術(確切地說是“具備規?;a的新技術”)充分市場化之后,蘋果可以通過價格與競爭對手們進行有效的競爭。這幾乎是一個神話:蘋果只生產優質產品。蘋果把產品做得非常棒,不僅僅是卓越的設計,更是它總是提前采用更加先進的技術。進入競爭環節,蘋果的生產線不再具備技術優勢,他們的產品比又馬上比競爭對手們便宜很多,薄利多銷,獲得更多的現金,然后更加從容地應對這個循環,良性循環。
2005 年購買三星閃存用于 iPod 、2008年購買三星 8 GB 閃存用于 iPhone 、2009 年跟東芝的 5 億美元交易,無一不是如此。2011年,蘋果花了39 億美元用于安全性能配件的采購。2014年,蘋果試圖壟斷藍寶石屏幕,但因為生產商無法達標而未能如愿。
2005年斯坦福畢業典禮演講(節選)
喬布斯
我和沃茲一起在我父母的車庫里開創了蘋果公司。我們工作十分努力,十年里后,蘋果從車庫里只有我們兩人發展成為一家擁有4000多名員工、市值 20億美元的公司。
在第九年的時候,我們剛剛發布了我們最棒的產品,而我剛到30歲。然后我被炒了魷魚。你怎么能被自己創辦的公司炒魷魚呢?
有幾個月我都真的不知道該做些什么。我覺得,我讓創業先輩們失望了——我丟掉了傳到我手上的接力棒。我去見了戴維·帕卡德(David Packard,惠普創始人之一)和鮑勃·諾伊斯(Bob Noyce,英特爾創始人之一),試圖為我把事情搞砸而道個歉。這個失敗弄得滿城皆知,我甚至想過逃離硅谷。但我漸漸地開始有了明確的想法——我被驅逐了,但我仍然熱愛我的事業。所以我決定重新開始。
我放下了已有成就的重擔,取而代之的是重新創業、探索未來的輕松。這使我輕裝上陣,進入了我一生中最富創造力的時期之一。
在接下來的五年之中,我創辦了NeXT公司,還有皮克斯(Pixar)公司,我愛上了一位了不起的女人,她后來成為我的妻子。皮克斯公司制作了世界第一部用電腦制作的動畫片《玩具總動員》,它現在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動畫工作室。蘋果在一個特殊的機遇下收購了NeXT,我又回到了蘋果公司。并且,勞倫(Laurence)和我共同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
有時候,生活會給你當頭一棒,但是不要失去信心。我相信促使我一往無前的唯一動力就是我熱愛我所做的一切。
你們一定要找到你們的所愛。對愛人是如此,對工作亦如此。你的工作將占據你的大部分生活,真正令人滿意的唯一辦法就是做你認為偉大的工作。而做偉大的工作的唯一途徑就是熱愛你的工作。如果你還沒有找到你喜歡做的事情,請繼續尋找。不要停頓。用你全部身心去尋找,當你找到的時候你會有所感知。而且,正如任何美好的事物一樣,日久彌新。因此要不斷地尋找,不要放棄。不要半途而廢。
我每天早晨都會對著鏡子問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我還會做自己今天即將要做的事嗎?”當答案連續多次都是“不”時,我就知道自己需要做些改變了。
“記住你將死去”是我聽過的最重要的箴言,它幫我做出了生命中非常重大的決策。因為幾乎所有的一切——包括所有的外界期望、所有的驕傲、所有對于難堪或失敗的恐懼——都會在面對死亡時化為虛無,留下真正重要的東西。
你的時間有限,別浪費生命過別人的生活。不要被教條所束縛,因為那是別人生活的目的。別讓其他人的不同意見壓過你自己內心的聲音。最重要的是,要勇于追隨自己的內心和直覺,它們其實早已知道你想要成為什么,除此以外都是次要的。
當我年輕的時候,有一份刊物叫做《全球概覽》,那是我們那一代人視為圣經的讀物之一。在最后一期的封底上,是一條清晨鄉間小路的照片。照片下面是一行字:“求知若饑,虛心若愚”(Stay Hungry,Stay Foolish)。
求知若饑,虛心若愚。我總是對自己抱著這樣的期望。
本文已發布于指尖兒(zhijianer.me),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