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大將軍之子趙襄敏任保定總督時,夜晚于西樓讀書。
門窗都已關好,卻見有一人從窗戶縫隙中鉆入,身型甚扁。進入房中后,只見他用手搓揉頭部和四肢,身軀漸漸變圓了。
此人頭戴方巾腳著紅鞋,向上作個長揖后拱手說道:“在下乃生員狐仙,在此已居住百年,承蒙各位大人都包容我。今趙公忽來此讀書,生員不敢與天子之臣對抗,故前來請示。趙公若決定要在這里讀書,在下自當遷走讓出地方,但還請寬限三日。若蒙大人體貼憐惜,容我寄居于此,那就斗膽請求仍像平日一般關門閉戶。”
趙公起初嚇了一跳,后來又笑道:“你是只狐貍,怎么還得到生員的功名呢?”
此人回道:“承蒙太山娘娘設考試制度,從眾狐中選拔英才。考試每年一次,取文理精通的為生員,次之為野狐。生員可以修煉成仙,野狐則不允許修仙。”
他就此勸起趙公:“大人是貴人,真可惜沒學修仙呢。像我這樣的修仙最難了,要先學人的形態,再學說人話。學說人話前須先學鳥語,且必須學盡四海九州的各色鳥語。全都學會后,才能發出人的聲音,變成人的模樣,這至少要五百年的功力。”
“而人學仙比其他異類要少受五百年練功之苦,若是貴人、文人學仙,比凡人又省三百年。大凡修仙者千年才得成正果,這是普遍現象。”
趙公聽到這話很高興,第二天就如前鎖上西樓讓給狐仙安住了。
這兩件事是從鎮遠太守趙壇處聽來,他是將軍的孫子。他還說:“我父親很后悔沒記得問,狐界科考那太山娘娘出了什么樣的題目。”
此二事得于鎮遠太守諱之壇者,即將軍之孫,且曰:“吾父后悔未問太山娘娘出何題目考狐也。”
人生而不平等,原來修仙也有等級之分。人若有意此途可享受VIP待遇,而貴人、文人又更加優待。文人怕是會受寵若驚,因為看起來升仙之路比寒窗苦讀擠那獨木橋要前途光明得多。
學子一考定終身,狐界也興一年一度科舉之道,入闈生員大概和考上985有得一拼。
我同樣好奇,太山娘娘出卷子會不會也分大小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