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緒論
1.1 心理學不是什么?
1. 心理學是研究群體的心理活動,行為的科學;
2. 心理學是一門科學;講求證據/證明/證偽的意義。
3.心理學研究人類方方面面的心理活動,有教育心理學/經濟心理學/工業心理學等;
4.心理學的研究不是常識,還可解釋常識的錯誤;
5. 經驗和直覺的不可靠性;
卡里曼的案例:聯合概率的判斷誤差——我們人憑經驗做判斷,很容易產生偏差。
1.2 心理學研究范圍
1.心理學的定義:研究人的外在行為和內在心理過程的科學。研究人的外在行為和內在過程。
心理過程:感覺/知覺/記憶/學習/判斷/決策/情緒/社會關系/社會行為/道德意識
2.心理學的研究一直來有個研究偏差,多為負面心理活動,目前心理學已經在慢慢糾正,這門課是從正面的角度來研究人類心理活動。
3. 研究的內容:感覺、知覺、學習、記憶、意識、自我概念、關系、思維、理性、情緒、情感、動機、需要、人格、社會情境的影響、文化的影響、進化、幸福、道德、創新;目前研究有生物化傾向和負向傾向,所以提倡積極心理學研究方向(創造、審美、幸福、道德、文化)。
1.3 心理學研究方法
-科學研究的方法:證據、證明、證偽
-提出問題(與心理活動、心理過程、心理表現)——設計實驗——驗證、分析、檢驗問題——數據收集——證明研究的問題是否有證明。
-數據收集的方法:
1.觀察法(視覺法/聽覺法/生理計量法)
2.自我報告法
-馮特實驗-自我體驗、自我體驗、自我報告;內省法-外在刺激與內在的活動進行匹配):
--影響自我報告的偏差:"社會贊許性"、"樸素現實主義-簡單重復效應”
3.自動采集法;
社交媒體的提供很多數據(公司、政府、統計的數據)
-實驗研究設計:真實驗/準實驗/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 相關性研究(因果分析)/ 實驗研究
-考量倫理問題和發展方向
-研究原則:知情同意原則/事后說明原則/最小風險原則
-21世界應該研究那些問題?-技術進步+改變物種
人類五大終極問題(NBICS):納米技術/生物技術/信息技術/認知神經科學/社會科學
第二章?????? 心理學的歷史
1.?????? 引論:
埃爾賓斯:心理學有一個長期的過去,只有一個短暫的歷史。
古代中國有一個研究流派:心學——王陽明
2.?????? “心理學之父”德國馮特1879.12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建立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并且有許多培養出許多著名的心理學家:
1)???????? 愛德華.鐵欽鈉:在美國康奈爾大學創建美國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
創立結構主義的心理理論:應該研究人類的意識,由一塊塊的元素組成。
2)???????? 斯坦利.霍爾:兒童心理學之父,青春期發展理論家。
3.?????? 威廉.杰姆斯:美國心理學奠基人,哈佛大學教授,他不同意架構主義心理學的觀點,創造了一個概念“意識流”。技能主義的奠基人,信奉達爾文。
4.?????? 歐洲弗洛伊德:20世紀最有影響的心理學家。
“自由聯想方法”欲望、無意識的沖動,夢的解釋等;
重要理論:冰山理論、意識潛意識理論、心理發展階段理論、心理防御機制。
5.?????? 行為主義:美國華生強調研究行為。“小艾爾伯特實驗”-經典條件反射實驗。
????????? 美國斯金納“斯金納箱”,對人類的學習、記憶、教育有幫助。強調心理學研究范圍應排除人類的思維、意識。
????????? 中國人郭任遠先生(復旦大學),《向本能主義說不》
6.?????? 羅杰斯和馬斯洛人類應該有更高級的追求。人本主義的心理學家。
馬斯洛需求理論: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實現
臺灣楊國樞認為中國人的自我是國家、家庭和個人的整體性的自我實現。
自我實現的人應該具備的心理特質:
1)???????? 全面和準確的知覺現實
2)???????? 接納自然自己與他人
3)???????? 對人自發坦率和真實
4)???????? 以問題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
5)???????? 具有超然于世和獨處的需要
6)???????? 具有自主性,在環境和文化中能保持相對獨立性
7)???????? 具有永不衰敗的鑒賞力
8)???????? 具有難以形容的高峰體驗
9)???????? 對人充滿愛心
10)???? 具有深厚的友情
11)???? 具備民主的精神
12)???? 區分手段與目的
13)???? 富有創新力
14)???? 處世幽默和風趣
15)???? 反對盲目遵從
7.?? 格式塔心理學(gestalt psychology),又叫完形心理學,是西方現代心理學的主要學派之一,誕生于德國,后來在美國得到進一步發展。該學派既反對美國構造主義心理學的元素主義,也反對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刺激—反應公式,主張研究直接經驗(即意識)和行為,強調經驗和行為的整體性,認為整體不等于并且大于部分之和,主張以整體的動力結構觀來研究心理現象。該學派的創始人是韋特海默,代表人物還有苛勒和考夫卡。
8.?????? 不同心理流派只是針對人類心理的不同角度、方面。
9.?????? 未來如何發展?
三大研究領域:認知神經領域、文化心理學研究領域、積極心理學“馬丁.塞利格曼和米哈里.其克森特米海伊“
?
第一章????? 感覺與知覺
第一節????? 感覺是什么
1.?????? 什么不是感覺。
2.?????? 什么是感覺。
人腦對直接作用于各種感官系統的一種個體屬性的直接反應。
感官系統:分成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
感官的生理器官
?
眼睛(視椎和視肝細胞)
?
耳朵(頻率、振幅)
?
?
?
嘴(味蕾)
?
鼻子(嗅球)
?
產生的心理現象
?
可見光譜;三色說;四色說;視錯覺現象;時間效應
?
各類音樂
?
舒適、安全、快樂
?
苦/酸/咸/甜/(鮮)
?
?
?
第二節????? 感覺的作用
1.?????? 幫助我們了解周圍的世界。
”感覺剝奪實驗“ 研究認為大腦需要接受很多刺激,才能正常運行,所以剝奪感覺,感受很恐怖。
2.?????? 感覺讓我們生活更加愉快、積極、主動。
”觸覺的實驗“研究認為觸覺的增加,可以加強關系的鏈接和感情的深刻。
感覺的刺激很容易產生錯誤,需要大腦知覺的判斷、解釋和分析。
第三節????? 知覺的特征
1.?????? 知覺是我們人腦對刺激物體的整體的觀察、感受、整合、加工和解釋。
2.?????? 感覺和知覺的關系:
?
3.?????? 知覺的加工方式
自下而上的加工(詹姆斯.吉布森):對刺激的分析始于感覺受體,然后再上升至大腦和心理的層次。(日常生活中應用較廣泛)
自上而下的加工(理查德.格雷戈里):根據我們以往的經驗和預期,先從較高水平的心理過程來完成信息的加工和處理,進而形成感官認識。
4.?????? 獨特的屬性:
1)???????? 整體性——多個個別屬性的有機綜合,反應事物的整體認識;
格式塔心理學(完形心理學):接近率、相似率、連續率、相關率
1969年羅伯特.殷 面孔倒置實驗——撒切爾效應
2)???????? 選擇性——把刺激信息分為對象和背景。可以互換(根據我們關注對象的變換)
雞尾酒會效應
3)???????? 理解性——以過去的知識經驗為依據,力求對知覺對象做出某種解釋,使它具有某種意義。
文化環境下的知覺差異:東——背景(動的知覺方式),西——對象“固定知覺方式”
棒框實驗——相對依存知覺:東——相對認識,西——絕對認識
4)???????? 恒常性——當客觀條件在一定范圍內改變時,知覺保持相對不變。
大小恒常性/形狀恒常性/顏色恒常性
(視覺)二維信息加工產生(腦)三維印象,用雙眼線索,單眼線索。
吉布森“視崖實驗”,八個半月,深度知覺是先天能力(個別人群除外)
?
第四章 思維
第一節 什么是思維
1. 引言.什么是思維
1) 心理學認為思維是人類認識世界的最高級的形式;
2) 對外在世界的認識:語言、動作、概念,來幫助我們概括和理解外部的世界,是要分析事物的本質和思維之間的聯系。
3) 市委是人類地球上最美麗的花朵——恩格斯
4) 思維的目的——行動——表達、溝通、應用
5) Thinking is for doing。
2. 思維如何進行呢?
幫助我們組織信息(表象、概念、語言),整合和利用
如何利用?幫助我們加工信息——歸納、推理、判斷。
3. 科學的思維方式——歸納——推論、歸納、判斷
4. 表象來源直觀形象,產生方式:視覺、聽覺、觸覺、運動
1) 特點:直觀性、概括性、可操作性
2) 表象思維能力——形象思維
3) 表象思維的重要性可以通過心理旋轉來體現。
4) 心理旋轉:是一種想象自我或課題旋轉的空間表征動力轉換能力,也是一種評定空間智能的重要標尺。
5) 周先庚先生(清華大學教授)——漢字的心理旋轉
6) 表象與思維的關系:表象是感知和思維過程的過度變量
第二節 想象與概念
1. 想象:利用記憶中表象加工、改造、充實、創造的新的形象。是人類偉大的思維過程。
1) 想象的機會和能力隨著年齡的變化而減少
2) 特點:新穎性、形象性
3) 主要是處理圖像
4) 功能:遇見未來;補充知識和經驗的不足;替代作用;生理調節作用
如何進行:聯合、夸張、典型化、聯想
2. 概念:是我們人類形成的對事物本質的認識,它包括特征的認識,也就是這個事物,它有什么特點。它包含區別性的認識,也就是這個事物跟其他事物有什么樣的不同。
1) 概念是互相聯系的,是由層次的差別的,通過詞匯來表達,可以非常具體,可以很抽象。
2) 概念形成的特點:層次性(層次網絡模型)、
層次網絡模型-指概念之間以節點而存在,每個節點又是互相聯絡,組成了一個語義網絡存在于我們的大腦之中,觸動這個語義網絡的一個概念,其他相關聯的概念就會由此而產生。
啟動效應-通過啟動某一種概念,引發與之相關概念的活動。它是心理學用來研究人類的心理影響,因果關系非常重要的研究范式。
概念形成的特點:定義性詞匯來確定
英文是名詞偏差,而中文是動詞偏差。
概念形成的特點:原型理論-人們根據原型來對感念進行組織。所謂原型,是指一個概念中最有代表性的事物。
自然概念大致有原型,但是社會概念沒有原型。
概念有個體和文化的差異。
第三節 問題解決
1. 問題解決方法:
1) 算術方法(嘗試錯誤法)
2) 啟發式思維解決策略(代表性和可用性啟發式)
第四節 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
1. 知識表征-我們對信息的整合和存儲。(專家和新手的差異)
2. 思維定勢-人們在解決問題時,常會傾向使用以前曾經成功使用過的策略(路徑依賴)。
路徑依賴-九點陣問題、火柴與蠟燭問題、兩條繩子實驗
3. 功能定勢-對某一件事物的應用,往往局限于它最常用的功能上,而對其他可能創造性應用視而不見,這會大大限制問題解決的效率。
4. 動機和情緒-證實誤差-指我們往往只關心那些能證明我們結論是正確的證據,而對那些可能推翻我們的結論的事實視而不見。人類具有證明自己命題的傾向性。
5. 環境、文化、組織、客觀條件等。
第五節 創造性思維
1. 偉大的創造,生活的創造,創造關鍵點:
1) Personality 什么樣的人
2) Produce 什么樣的產品
3) Process 什么樣的過程
4) Place 什么樣的環境、條件、組織關鍵
2. 創造性的人才有什么特點:
1) 高度的自覺性和獨立性;
2) 旺盛的求知欲望
3) 對新事物充滿了好奇,對事物運動的激勵有深刻探究的動機;
4) 知識面廣,善于觀察。
5) 工作中講求條理性,準備性和嚴格性;
6) 有豐富的想象力、敏銳知覺、喜好抽象思維,對智力活動與游戲有廣泛興趣;
7) 有卓越的文藝天分和幽默感;
8) 意志品質出眾,能排除外界干擾;
第六節 創造性思維的特點
1. 對產品評價是否有創造性,常用二維度理論(新穎性&適用性)
創造性=創新性+有用性 OU效應-恍然大悟的效果
思維密度
2. 創新的思維有什么特點:獨特性&流暢些&變通性
3. 如何測量創造思維能力測量(托蘭斯創造思維測量)
4. 如何提高創造力?
1) 提高敏感力-觀察新鮮事物
2) 提高變通能力
3) 多聯想抽象思維
4) 挖掘好奇之心和幻想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