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我前面還有一對雙胞胎姐姐,一對姐妹花穿一樣的衣服,白白凈凈的,活潑可愛特別好看。媽媽也特別驕傲,最喜歡帶她們去逛街去買菜去很多地方。
可是,很不幸,她們七歲的時候,在汨羅江邊玩耍的時候,掉了下去,兩個小姑娘還有我大伯的小兒子三個人就這么沒了,媽媽承受不住打擊,悲痛了好多天,人也抑郁起來。
我的出生,是一個偶然,當然也是必然。但是,我小時候很丑,瘦瘦小小的抵抗力又弱,三天兩頭生病,鄰居親戚都擔心我又養不大了,那對這個家是一種多大的打擊。
因為先天性疾病,體重不增,個子也小,比起同齡人要矮上一大截。但是,媽媽總說我是個讓人心疼的孩子,只喜歡安安靜靜地坐在那里畫畫,美術就是我所有的童年。
為了更好地照顧我,媽媽沒有上班。我總能很敏感地感受到她經常不開心,給我穿衣服的時候眼睛里有時候會泛著淚水,小時候不理解媽媽看到我為什么總是紅著眼,甚至猜想媽媽是不是不喜歡我。
02
我想變得自立起來,畢竟六年級還不會穿衣服是件很丟人的事情,很早就爬起來自己去穿衣服,卻在衣柜里看到很多衣服都是一模一樣的掛著兩套,或許都穿在我身上,只是我自己不知道,媽媽一定是非常想念那兩個我從未見過的姐姐。
從那之后,我再也不要媽媽給我穿衣服了,我也不會想怎么去溝通,看到媽媽的欲言又止最后妥協,我和媽媽相處大多數時候都是緘默無言,我本以為這世間母女相處關系自然就是這樣,后來看到同學和媽媽撒嬌,我突然有點羨慕又嫉妒。
在我的自我琢磨中,我得出一個答案,媽媽并不愛我,并且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初中的時候,父母希望我就在家附近的三中上學,這樣方便照顧我,也可以回家吃飯長得胖一點。我始終堅持要去一中,我憑我自己本事考的一中,為什么不去,何況,那時候總覺得自己是這個家多余的人,想要找個地方躲起來。
03
堅持去一中的代價就是我要住校,離開家后,我才發現離開媽媽的照料,原來我不會的事情那么多,晚上熄燈睡覺的時候總是想哭,好多天看不見媽媽聽不見媽媽溫柔的聲音,那種感覺很熱烈,但很快就被叛逆給取代。
體育課運動后,我總是喜歡把手藏進褲兜里,或者一個人躲在沒有人的地方看著青紫色的指甲蓋發呆,同學看到了也有嘲笑我的,我一向置之不理,但還是會很懷疑人生,甚至怨念媽媽為什么要生下我,面對巨額的手術費,我始終覺得我就不應該來這個世界上。
叛逆期真的很可怕,到如今我仍然記得,幾乎每周回去都會和媽媽吵架,導火索是各種小事,于是乎,我接著醞釀了更大的逃離計劃。
中考填志愿沒和他們說,填了省會城市,我們更少交流,我好像對她意見越來越大了,口口聲聲說想更好照顧我,我住校卻從來沒有來過學校探望我。
索性那幾年,我都平安長大了。大學我跑到更遠的地方,在這座冬天很長的城市,一個人死撐我的倔強。大半年才回去一次,現在想來,其實我就是在賭氣,說到底只是想報復一下她,我走的遠,她才會想念我吧,但是我知道她不會來東北看我的。
04
有次有點受涼,不小心咳血昏迷了,室友驚恐地把我送進醫院,然后聯系了媽媽。而媽媽竟然當天就飛過來了,岳陽沒有機場,還要去長沙轉,而她從未出過岳陽市,也沒有坐過飛機,我甚至可以想到她中間輾轉了多少次波折才成功地抵達哈爾濱。
給我帶了一個保溫桶,里面是溫熱的餃子,只因為室友告訴媽媽我昏迷的時候不停地念叨餃子。
頓時眼淚汪汪地就抱著媽媽一頓猛哭,我明顯地感覺到我剛抱著她的時候她甚至有些僵硬,然后緊緊地摟著我,我從初中開始后就從未抱過她。
我出院后帶著媽媽在哈爾濱逛了很久,帶她去看不一樣的風情,讓她知道我一個人在這邊很好不用擔心。
也逐漸明白,無論一個媽媽有多少成全,也給不了孩子所有的周全,也避免不了孩子成長中的小委屈。
而這一切,都不是不愛。
還好我明白的,還不算太晚。如果是子欲養而親不在,那我該有多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