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我這樣一個問題:什么樣的婚姻才算是好婚姻?
我有點被問住了,認真想了一下,發(fā)現(xiàn)答案真的不那么簡單。
按照常理來說,好婚姻應該是關系和諧,少吵架吧?
但我身邊就有那樣的例子,兩口子都脾氣急,嗓門大,不吵架聽著都跟吵架似的,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吵了幾十年也沒吵散伙,感情還越吵越結實。
沒結婚時看著這樣的關系覺得生不如死,結婚多年后才明白,吵架也是一種交流方式,感情好的夫妻完全可以床前打架床尾和——現(xiàn)在我常說的一句話是, “我們中年人吵架就是秀恩愛”。
曾經(jīng)看過一個小品,兩口子成天拌嘴,就算是好話也得像吵架一樣說出來, “你不能多穿點啊,感冒了我可不伺候你。”后來他們試著調整一下,都好好說說,結果發(fā)現(xiàn)特別假,特別不舒服,一商量,還是照舊吧。
有些人天性就很羞澀,不善于表達感情,必須將真實的感情隱藏起來,才好更方便說出來。
還有人認為好婚姻應該過得有情趣,充滿儀式感,這個我是同意的。
可有的夫妻都屬于務實型的人,什么送不送禮物,搞不搞驚喜,兩個人都不講究這個,就喜歡賺錢存錢,看著存款數(shù)目越來越多,心里美滋滋的——大概夫妻一心拼命存錢就是兩個人的情趣。
我有個同學,就屬于這樣務實的人。同學會時被女同學們一頓批,“你居然都沒有送過花給老婆,太不浪漫了吧?”
他一想,也是,于是情人節(jié)買了束玫瑰回家,送給老婆。老婆愣了半天,突然哭了,“你說,你是不是出軌了,所以想用花來哄我?”這事成了我們同學會的固定段子,我們不得不承認,有的女人就是不吃這一套,
一輩子沒收到花也不覺得是遺憾,收到了反成了驚嚇。
婚姻就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的一件事,主觀感受最重要,外界的標準和判斷都是做不得數(shù)的。
但,到底什么才是好婚姻,總得有個比較通用的標準吧。
根據(jù)我這么多年的觀察和思考,我得出這樣一個終極結論:好婚姻的內在表現(xiàn)是能夠滿足兩個人基本的生活需求,而好婚姻的外在表現(xiàn),就是兩個人都愛回家。
反過來也是成立的,一段感情的變化并非無跡可循,總是從這個人不愛回家, 或者在一起時心不在焉,離開時如釋重負開始的。
你可以用“愛不愛回家”作為標尺,來衡量一下身邊人的婚姻,然后你會發(fā)現(xiàn),這把尺子幾乎是不會出錯的。
不愛回家的人,不是自己有問題,就是婚姻有問題。
我有個朋友,第一次和他在一起吃飯我就覺得這個人過得不怎么幸福。
因為他特別愛攢飯局,而且每次喝完酒他都不肯回家,不是要求換個地方再喝,
就是拖著別人在馬路上徘徊,手拉手說心里話。搞得大家每次吃飯都不愿意挨著他,叫他“鬼見愁”。
后來問了知情人,他不愛回家是因為和老婆關系緊張,尤其是老婆不喜歡他出去應酬,每次出來都要請示匯報,批得也不痛快,然后回家后老婆必然是冷臉子,吵架基本上是免不了的。
他們的關系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關系越緊張,他越不愿意待在家里;他越不愿意在家里,老婆越生氣,關系越緊張……如此循環(huán)往復。
所以他只要一出來,就跟犯人得到了假釋機會似的,能晚回來一會,絕對不會早回來。拖到無可再拖的時候,才無可奈何的回家。
幾年后,他和老婆的關系修復了,你再看他,也不怎么出來吃飯了,有應酬也知道早早回家了,跟變了個人似的。
家應該是每個人最放松最舒服的港灣,不愛回家的人都有自己的心事。
有段時間我一個朋友下班不愛回家,分別約不同的朋友看電影、喝咖啡,實在約不到人了干脆一個人在辦公室加班,領導催她都不回家。問她原因,她說是婆婆來家里度假了。
她婆婆人不壞,但有潔癖,衛(wèi)生標準高,她在家里干點什么婆婆都跟在后面收拾,她很不好意思,開始時候還勉強跟上婆婆的節(jié)奏,時間長了自己也受不了了,干脆離開婆婆的視野。
等婆婆走了,她又恢復了正常的作息時間。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獲得了三八紅旗手,被當成典型進行了表彰,算是這段時間“離家出走”的唯一補償。
很多婚姻從外表是看不出問題的,人們會刻意隱瞞真實的感受,但“愛不愛回家”真的是一面照妖鏡,能夠照出虛假繁榮背后的無奈。
所以判斷一個人會不會成為稱職的伴侶,有一條標準就是看他懂不懂得享受家庭生活。
比如有的男人婚前就愛玩,寧可整天在外面呼朋喚友,胡吃海塞,也不愿意在家里呆一會,他們有很大幾率在婚后也會繼續(xù)保持這樣的生活狀態(tài)。
我接到過好幾起類似的情感咨詢,都是女人以為男人婚后會收心轉性,結果一切照舊,甚至變本加厲。
她們都忽視了習慣背后是動機,如果一個人精神空虛、浮躁,必須在喧囂中消磨自己的寂寞和孤獨,那這種人和誰結婚都會過成這樣,和誰在一起都不可能擁有健康幸福的婚姻,本性如此。
一個人為什么會想回家,無非是他的家庭能夠滿足這么幾個條件:有牽掛的
人,有想做的事,有愛說的話。
有牽掛的人,是和伴侶與家人有情感上和精神上的紐帶,是經(jīng)歷了一天疲憊和艱苦的工作之后,最想見到的那些人。
有想做的事,是知道自己在這個家里的位置,作用,惦記著“寶寶的小床該修了”、“家里的拖把該買了”、“今天我想做個回鍋肉”,為家庭奉獻可以提供給自己很大的成就感,滿足感。
有愛說的話,是家庭氣氛是自由的,自己想發(fā)發(fā)牢騷、抱怨抱怨,都有人傾聽,
不會被訓斥,也不會被忽視。
人可以勉強自己的行動,但是無法勉強自己的感情。
當家里沒有他牽掛的人,沒有他想做的事,沒有他愛說的話,當然就不愿意回去了。想要把家庭經(jīng)營好,對于男女都是一樣的功課,就是要抓住對方的心,成為對 方在快樂、悲傷、失意時都最希望見到的人。
熱愛回家,是所有恩愛夫妻的共同點。
稱職的伴侶,就是兩個人都努力讓家充滿吸引力,可以容納兩個人的需求、疲憊。
婚姻好不好,無需問別人,問問自己,是不是最想回到的就是那個家,是不是心甘情愿地想要回到那個家。
然后答案會告訴你,你的婚姻到底是什么樣的。
年輕時,我們多半都習慣向外奔,人到中年,越來越不耐煩戴上面具生活,這時候才覺出家庭的好處。
想要中年時還有一個收留身心的歸宿,就要在年輕時多給家庭一點時間,多給家人一點耐心,就像春天你要努力耕種,才能在秋天收獲果實。
太多人在年輕時忙著玩樂、應酬,忙著追求他人的認可,卻不愿意培養(yǎng)和家人的感情,不愿意為婚姻添磚加瓦——等他們想要回歸家庭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