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輻 , 共一轂 , 當其無 , 有車之用 。埏埴 以為器 , 當其無 ,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為室 ,當其無 ,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 ,無之以為用 。這是一段不算長的古文,如果你放空大腦,騰出一塊地方來思考,那必然會有所理解,然而物極盛衰。不管多少土地,只要是施肥多了,物種根系發達,那生長空間會不斷減少,若不斷摘除雜質,便會枝繁葉茂。
寫了那么多的有模式的作文,從來沒有習慣過,向往的一直是自由執筆,這樣才能抒發內心的感慨。突然間偶遇一個有關瓶子的文章,手猶如長滿了凍瘡,奇癢難耐,又沒什么良藥,只得往洞里鉆。你說,不就是一瓶子嗎,裝水的而已,但是它為什么能裝水呢?因為它的瓶心被挖空了。那為什么它是用來裝水的呢?因為水是一種液態物質,需要用容器來裝納。那么液態物質和瓶子的那個密度大呢?這個我還真不知道了,畢竟,我是個文盲。生活中那么多例子,譬如房子為什么可以住人?因為它中間是空的。轎車為什么可以坐人,因為它中間是空的。宇宙為什么有那么多星宿?還是因為它中間是空的。
以前我對空字沒什么概念,感覺空就等于零,其實并非如此。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正是從以前的沒有,孕育出了后來的自然,并不斷的包容、發展。空,確實是代表什么也沒有,可是事物是在變化發展的,總會有物質融入進來。人也是自然的衍生品,所以,有時候放寬自己的心胸,舒服你我,正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很多減壓方法里會有放空自己,這就意味著要忘記負能量,增加陽光,活出健康的心態。所以,空即為滿。
事物是有種中生無,無中生有,有可以轉化成無,無也可以轉化成有。現在存在的具體事物,過去必然曾不存在;現在不存在的事物,也必然是相對其過去曾經存在過而言。老子又曰:“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所以,有的人,不需和他較量高下,口舌相爭,只因他的心太滿,雜亂無章,枝藤遍布,其實寸草不生。
太在意才會受傷,放空是最好的解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