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人眼中,我是很敗家的,因為我總是給寶寶買各種各樣的東西。尿不濕一箱一箱的,奶粉一件一件的,各種玩具汽車,代步車,電動小車,滑板車堆滿了客廳,從衣食住行到吃喝玩樂,我很樂意給孩子買。而老人家覺得小孩子不能這么慣著,尿不濕可以少用一點,奶粉可以少喝點,玩具用不了那么多,衣服撿別人的穿穿就可以了。不管他們說什么,怎么說,我依然照買不誤。
記得看過一篇文章,叫《窮養一個男孩,毀掉三代人》。作者以自己老公和親弟弟的親身事例說明對男孩物質上的窮養并不會如你所愿養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反而會出現一個氣場、格局都非常狹小的小男人。說到窮養孩子,大家一般都會片面地認為就是控制孩子的花銷,不給他太多的享受。大家一廂情愿地認為這樣孩子就會懂得珍惜,懂得什么叫來之不易。可事實往往是與愿違的。
當然,我并不是說要無休止地滿足孩子的要求。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在孩子的合理要求下,該滿足的一定滿足,能滿足的盡量滿足。
我很同意作者的觀點:“過度地苛刻男孩,盤剝他童年的快樂,你的出發點也許是為了培養他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實際卻為他烙上了一輩子都抹不去的窮酸氣。
而且,經濟拮據還會使人變得渺小,卑賤和貪婪,會扭曲他的性格,使他從一個庸俗的角度來看待世界,對自己所付出的一切都錙銖必較。”
愿每一個孩子都能被善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