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家庭,是一個不怎么團結的家庭,兄弟兩個經常鬧得不可開交,母親又不能公平對待,總是偏向一方。
哥哥曾經為家庭出過很多力,過去家里的很多麻煩都是哥哥出面解決的。弟弟長大了,留洋歸來,滿口洋腔洋調,怎么看都覺著哥哥不順眼。
弟弟從小就受寵愛,又好吃的先給他吃,有新衣服先給他穿。從小就讀國際學校,長大后直接去國外讀書。回國后出落成高大、帥氣的青年才俊模樣,在家里指手畫腳,耀武揚威。張口閉口都是夸耀自己多能干,每年能掙很多錢。
哥哥可是受傳統教育長大的,一天洋墨水都沒有喝過。以前普遍生活條件差,自己沒得著什么好吃喝,長得也瘦瘦小小。后來家里的錢都供了弟弟上學了,哥哥都過慣了節衣縮食的日子了。
弟弟收入高,但自己花銷也不少,見著什么好東西就買,國產的還看不上,凈花高價買進口的。甚至,給家里辦事也伸手要錢,不給錢不辦,給了錢也辦不好。
哥哥的本事是從父親那里學來的,父親又是從他的父親那里學來的本事,這一身本事已經傳了好多代了。憑著這本事,幾代人都過著平和安逸的日子,富不了也不至于太窮。
現在弟弟老看哥哥不順眼,穿著舊衣服,思想保守,一點兒新鮮事物都不懂。他就經常在媽媽面前說哥哥的壞話,什么身上有怪味兒啦,走路姿勢難看啦,跟不上時代啦等等。
這家的媽媽也是個糊涂腦子,一直寵著小兒子,看小兒子什么都順眼。以前也沒覺著大兒子不好,只是不太喜歡他而已,現在可好,小兒子經常念叨哥哥的不是,當媽的也對大兒子橫挑鼻子豎挑眼,看他長得不如小兒子帥,說話不像小兒子能逗人,掙錢就更比不上小兒子了。
這小兒子和媽媽兩人拉幫結派,成天擠兌大兒子,大有將他掃地出門之勢。大兒子沒有后臺撐腰,只能默默地做自己的事,只問耕耘不問收獲。
哎,親兄弟兩個,家里缺哪個都不好,怎么就不能和平相處,互相包容呢!我看呢,弟弟跋扈是一方面,媽媽的偏袒也是重要原因,如果媽媽能夠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倚,兄弟兩個即使文化背景不同,也能在一個屋檐下和睦相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