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谷風(fēng)》是一位棄婦對薄幸前夫的怨恨陳詞,詞調(diào)哀婉纏綿、深厚含蘊、感人至深,在《詩經(jīng)》的棄婦詩中極具故事性和表現(xiàn)力。
? ? ?一章婦人斥夫變心。寫丈夫性情暴躁,變化無常。夫婦同心共死本是常理,婦人卻遭到了丈夫的背離。二章婦人被遣返家。她步履沉重,猶豫徘徊,不忍離去。詩中反復(fù)出現(xiàn)“宴爾新昏”的怨責之言,“新昏”的宴樂,只在其新,一個“新”字便可以擊垮所有的舊德。三章寫婦人被棄之因——色衰。四章寫婦人勤儉持家。婦人殫精竭慮,治家有功。五章婦人斥夫忘恩負義。當物質(zhì)生活富足時,丈夫卻把婦人比作毒物予以拋棄。六章婦人憶往昔。丈夫與新人盡情歡樂,卻讓婦人應(yīng)付困苦,不禁讓婦人回憶起當年兩人戀愛的場景。
? ? 本詩將比興與賦和諧的結(jié)合。以第一章舉例,以河水設(shè)喻,生動而貼切。涇濁渭清是自古以來的傳說,其實是涇清而渭濁。涇水喻新人,渭水喻舊人——婦人。渭河的水本是清的,只因涇渭合流,渭水才渾濁;婦人是美的,只是因為丈夫有了新人,才會被覺得丑。婦人的色衰成為了她被拋棄的借口。我認為隨著時間的流逝,男子才華不僅不會減退,而且還會逐漸增長,但婦人美麗的容顏定會凋零,男女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當大到男子無法忍受的時候,他們便會找借口拋棄勤勞、善良的妻子,另娶新人,在詩經(jīng)中這樣的悲劇性女性有很多。
某種意義上來說,棄婦既是一個社會現(xiàn)象,也是一個文學(xué)現(xiàn)象。由《詩經(jīng)》中的女主,到魏晉南北朝民歌《孔雀東南飛》的劉蘭芝,宋代的唐婉,棄婦形象不斷出現(xiàn),與專制的男權(quán)社會密切相關(guān)。《詩經(jīng)》時代背景下的社會奉行的是父權(quán)制,婦女是男權(quán)社會的附庸品。在這種家庭的兩性關(guān)系中,只有婦道,而沒有女性的主體存在,婦女空費一場勞苦終未享絲毫人生幸福。
? ? 詩中男主人并非屬于上層,起先還是貧賤夫妻,后來丈夫家境富裕,便另娶新人。這便破壞了夫婦之道,其責任自在夫。古人常以“良人”稱丈夫,這個丈夫便是昧良之人。《詩經(jīng)》時代,宗教禮教雖不及封建社會后期那么嚴密,但女性仍沒有獨立的經(jīng)濟地位。作為社會弱勢群體的婦女,婚姻是她們唯一的出路,但這樣依附的婚姻關(guān)系使她們無法保護自己的權(quán)益,甚至有時候她們的兄弟還指望她們的嫁妝來娶媳婦。誠然,男女之間還存在樸素、熱情的真摯情感,但在下層社會已呈現(xiàn)出萎縮的趨勢。終究婚姻要靠真情來維護,而不只流于表面看所謂的姿色。
? ? 值得說明的是,《谷風(fēng)》和《氓》這類棄婦詩有共性,一是被棄的原因——色衰愛弛。二是婦人被男方拋棄后思想和精神的轉(zhuǎn)變,之后逐漸變得成熟、冷靜、理智、堅強。《詩經(jīng)》中的現(xiàn)實精神,值得我們?nèi)ド罹浚栽撛趺纯创橐鲆约疤幚碓谏鐣年P(guān)系仍值得我們深思。
? ? 最后引用木心先生《詩經(jīng)演》中的《谷風(fēng)》來激起我們更多的感觸,“習(xí)習(xí)谷風(fēng),以陰以雨,黽勉同心,無洸無愧,采葑采菲,其致下體,德音不韋,及爾同至,五載荼苦,其甘其薺,沾兄沾弟,叩兄叩弟,渭以涇濁,湜湜其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部分語言參考了書籍,如有雷同請指出,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