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的專欄閱讀沒有年前的那種讀完就想留言的感覺了,所以留言也少了,我知道這種感覺找回來是不能著急的,慢慢看專欄,慢慢思考,希望剩下的半年能夠收獲成長更多。
對于資金和人身安全這兩方面來說“避險”是真正的剛需,成功的投資人,都是在經過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之后再去進行投資過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避險,只有長期的收益才能積累成財富,而且還要有比例意識。
對于我要進行的投資活動在這里也分析下,我通過自己的分析認為(分析過程在上一篇中)汽車行業的基金投資還可能會盈利,而我的避險措施就是:首先買的是基金,讓專業人士去操作;然后我的投資計劃是七年至十年,在這段時間里每個月進行小金額的定額投資,這樣時間的拉長也有利于我躲避風險。
主文補充感悟:
突然想到開車的話題,結合過年自己開車發生的一次剮蹭事件說說自己的一些感悟。我從買車到現在有一年多的時間了,按理說有一定的經驗了,但是現在想想當時的剮蹭就是因為自認為自己有經驗了。回想這一年來的駕駛經歷,我大多是行駛在高速和城市主路上,我幾乎沒有在一些狹窄的路上行駛的經驗,所以對于整個車尺寸的精準把握是很欠缺的,這種情況類比到其他事上就是我在一些問題的解決上花費的時間都是在做一些簡單的工作,而一個項目或者一個工作的成功與否主要取決于有沒有攻克最困難的部分,很顯然我并沒有在最困難的部分有任何積累卻自認為自己已經有了,可怕的是我當時并不知道我不沒有,當遇到坑時掉下去也就理所當然了。對于開車,在過一些狹窄的道路的時候我要時刻把自己當做一個新手,警惕長期的安逸帶給自己的僥幸心理;對于工作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也是一樣的,年齡的增長和工作年限的增長并不能說明任何東西,最重要的是你在這段時間里有沒有成長,在工作中有沒有攻克最困難的部分,如果做的都是一些簡單的工作,重復的勞動,沒有任何成長,最后就會想自己開車一樣,總有一天會發生事故,后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