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孩子之前,我沒有任何想法,沒想過要怎么養育孩子,沒想過要怎么做父母才算得上合格。
在我的印象里,孩子生下來,我們自然就會做父母了。小貓小狗也從來沒有學習過怎么當一個媽媽,但是它們的孩子生下來之后,它們自然就懂得怎樣去照顧孩子。我覺得照顧孩子的能力是渾然天成的,從我們生下來的那一刻,基因里已經自帶技能。
直到我遇到小巫的書,才知道,原來要做一個媽媽,一點兒也不容易。光是為了讓孩子吃上一口母乳,就已經把我折騰得差點精神崩潰。
小巫、孫瑞雪、尹建莉、李躍兒、胡萍、西爾斯……這些作者的書,我在孕期就一本本地啃完。我以為,啃完了這些書,我就懂得了我的孩子,我就懂得了怎么樣去做一個合格的媽媽了。
事實證明,人類太復雜,當媽的太天真!
孩子日漸長大,不再是從前那個由著父母指東劃西,讓他干嘛就干嘛的小肉團兒。小孩兒開始有自己的小主意,有自己的小想法,開始和大人對著干的時候,我發覺自己經常陷入崩潰捉狂的邊緣。
有時候,因為孩子的搗蛋、發脾氣、哭鬧,我會失控地大發雷霆。當看到孩子驚恐萬分的眼神時,我才意識到自己剛才對孩子做了什么,內疚的情緒又把自己折磨得死去活來。
控制情緒,有人說:只要在意識上到位了,行動就會自動調整。問題是,在情緒出來的時候,意識早就嚇得不知躲哪里去了!
在生活中經歷了一系列的重大打擊之后,我的內心從來沒有安靜過,情緒像火焰一樣在我的內心燃燒,它一直在尋找爆發的理由。因為害怕爆發的情緒對孩子造成傷害,我強迫自己冷靜下來。而孩子在這種壓抑的氛圍之下,各種情緒狀況層出不窮。
沒過多久,積聚的情緒總會像火山一樣,豪無防備就爆發了。無意識的情緒火山爆發后,被扔出來的仍只是表面的一部分,更多壓抑的情緒潛藏到內心更深的地方,它們牢牢地占據了內心的地盤,隨時準備著興風作浪。
我發覺,越努力克制情緒,情緒越壓抑,下次爆發得越猖狂。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我的日子過得極度焦慮及惶恐不安,壓抑的情緒時時觸及爆發的臨界點,我一度很惶恐自己終有一天會瘋掉。我覺得需要為自己做些什么,而不只是坐以待斃地等待情緒火山的爆發。
我的內心想要恒久的平靜、喜悅和自由。
既然克制和壓抑只會換來更強烈的爆發,那么,換一種思路又如何呢?就像大禹治水一樣。堵,不能解決問題,那就試試疏導,嘗試把情緒引導出來,發泄到空氣中去?把所有壓抑的悲傷、憤怒、恐懼、焦慮全都丟出來,釋放掉!
我找到用來幫助我釋放情緒的方法——靜心。
靜心能幫助我們回到情緒的根源,釋放壓抑的情緒,表達未能完成的情感需求,從而到達內心的平靜和自由。當一個人身心統一的時候,內心是非常安靜的。
從心理學的角度去論述,情緒的宣泄,可以釋放心中的壓力,達到心理平衡。
靜心的方法有很多種,我在這里介紹的靜心方法,是一種很簡單的方法——打枕頭,這個方法很輕易就能自己做,適合每一個人。
如果你覺得憤怒、煩躁、捉狂、怨恨、不滿,就去你的房間,把門關上,砸枕頭,對著枕頭大喊大叫,揍它,撕咬它,踢它,把它扔了。如果你很討厭某個人,在枕頭上寫上他的名字,或者在枕頭上貼上他的照片。(在做這個練習時,心里回想一件發生過,對你的情緒有觸動的具體事情,感覺氣從丹田往上涌,然后沖出嘴巴大喊‘我不要***’,這樣做,可以幫助我們的情緒出來。當情緒出來的時候,感覺自己的腹部,跟隨情緒流動)
如果難過,就坐在自己的房間里,讓自己盡可能的難過、悲傷。讓自己真的很難過,很悲傷,讓難過和悲傷的情緒流淌出來。如果感覺害怕,就讓自己盡可能的害怕,抱著枕頭,把注意力放在害怕的感受上,這就是和害怕在一起。
盡情地發泄,每天做這個練習——每天花30分鐘時間甚至更長的時間去做這個練習,然后觀察這一整天。你會變得更平靜,因為變成憤怒、悲傷、煩躁、焦慮等情緒的能量已經被釋放掉了,甚至,你有機會感受到這種情緒在你小時候是怎么樣形成的,并且有機會看到,在這種情緒的背后隱藏著什么樣的情感需求。
做這個練習至少兩周,一周之后你就會有驚訝的發現,試一試?
做這個練習,我們需要保證有一個私人的空間,沒有人會來打擾。也需要保證,我們只是在私底下處理和釋放自己的情緒,而這些情緒是屬于我們的個人感受,跟他人無關,所以,不要把情緒扔給別人,否則,后果會很嚴重。
當我持續地開始釋放自己的情緒的時候,我越來越能看到,孩子的脾氣、哭鬧并不是導致我情緒失控的根源,它們只是一根導火線,點爆了我內心深處的情緒炸彈。情緒炸彈被拆除后,導火線就失去了作用,我越來越能以平靜的狀態面對孩子的脾氣和哭鬧了。
可能有人會問:內心平靜了有什么用?我分享一個自己的案例:我現在經常寫一些文章,然后配上閱讀錄音,分享到一些育兒群里,我的普通話并不標準,是典型的“廣普”,而且還音錯不斷。然后,有一次,有一個群友說:這個配音真是尷尬。
如果是以前的我,在看到這樣的評價的時候,絕對羞愧到想在地上找條縫鉆進去。但是,這次我覺察到自己沒有,反而感覺很搞笑。我開始明白,我內心的力量出來了,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想要的是什么,我需要怎么去做,別人的評價或者是意見不會在我心里掀起各種各樣的情緒風浪。
被壓抑的情緒如果得不到釋放,不是攻擊自己,就是攻擊他人。當情緒攻擊自己的時候,我們開始變得抑郁;當情緒攻擊他人的時候,我們開始變得怨恨、指責和暴躁。
當我的內心真正平靜下來之后,再去看孩子,發現他的內心也平靜下來了,我們的關系越來越讓人感覺舒服。
靜心就像在我們的內心安放了一根定海神針,無論生活的海面是碧波蕩漾還是滔天巨浪,我們始終安坐在自己的中心,心平如鏡。
給自己的情緒一個出口,清理和療愈你內心的傷痛,再跟你的家人和孩子相處——你會帶著更柔和的面孔,更干凈明亮的雙眼,你會越來越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