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在小時候,老師曾經讓我們寫長大后我們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有人寫科學家,有人寫詩人,有人寫畫家,所有這些值得歌頌的職業,雖然我們不一定會成為他們。我記得我寫的是我要成為有錢人,我不要過著斤斤計較的日子,不用為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執。這在家里引起了軒然大波,所有人試圖勸服我,有錢人不應該是我們的理想。我不知道怎么反駁,因為小,因為后果很嚴重。其實,那時候的我很想問,你們月入5000+,我家月入不到3000。你們憑什么這么說。可是這樣顯得很傷人,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上了初中,我是全班最乖的孩子,一是周圍人不認識,二是成績中等。家里人延續了小學的要求,成績提高,打一次架。從第一次被打開始,年年家里人都會問你這學期打架了嗎?這個在那時的我看來十分暴力的行為,卻被眾人一再鼓勵。我很迷惑,人為什么要打架,和平相處不是很好嗎?現在看來,那時的我太天真了。
上了高中,因為喜歡一個人,一夜之間改頭換面,在一學期之內成功讓高中部知道××班的××惹不起,我以為這樣我可以保護我想保護的人,結果卻適得其反。但是,洗白卻沒有那么簡單。曾經不敢打架的那個我,無所不敢,無所不干。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