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個老鄉在微信上問我關于幾年前參加公考的經歷。她這次參加公考通過了筆試正準備面試,報了五天五夜的群面培訓班,但依然覺得不知所措毫無頭緒,心理壓力很大,生怕自己這次會失敗。
其實我知道,所有來問我這段經歷的都并不是為了討要應考方法,而是想要從我這個公考過來人的‘感同身受’里得到鼓舞、舒緩壓力。
當然,我非常樂意能做這樣一個安慰師的角色,我告訴她“不要害怕失敗,功不唐捐,你付出過的每一次努力都會有回報,放輕松,盡人事,聽天命”。我不想說,天道酬勤努力吧,因為我更懂這個時候,雞湯比雞血更實際。
像她這樣來問我公考經歷的并不在少數,這樣說來我倒像是成功‘公考上岸’的過來人,但事實上,我是當年以總分‘0.126’之差揮淚告別鐵飯碗的盧瑟。
那時候我們剛剛買了房,我待業在家對工作一籌莫展,恰好廣州市考招考公告放出來,我和老公在職位需求表里看到買的房子附近有家單位在招錄,我的專業恰好可以報考。百度了一下地圖,那個單位真是離家近到騎著單車晃悠十分鐘便可達,福利待遇經打聽又很不錯,屬于‘種子選手’級的應考目標,頓時就有一種勢在必得的決心和魄力。
“我一定一定要拿下這個崗位!”——抱著如此強大的決心,我日夜埋頭鉆研,扎根題海,苦學苦練,從日出到日落,終于,筆試成績以第二名入圍面試,老公立馬給我報了一個面試集訓班密集強化訓練了幾天,每天上課來回地鐵上都閉著眼睛聽老師錄音, 晚上做夢都在面試答題。
‘不成功,便成仁’打雞血般絕不能輸的決心讓我緊繃的神經上了發條一樣,絲毫不敢松懈。壓力大到臨考前一晚坐在臺燈下苦練到凌晨4點,躺下小睡兩小時后精神抖擻起來去參加面試。
可是結果并沒有因為我那么強烈的求勝心而發生偏移,流星背負了太多的心愿,才會跌的那么重。
到現在,我依然能記得面試完之后,我趴在劉先生肩膀哭得話都說不清,他把我抱在懷里笑著說要為我慶祝,給我開慶功會。我抽抽搭搭哭著問“失敗了有什么可慶祝的?”他說“慶祝我們為此付出過的努力啊”
當年在失敗的沮喪中我沒能領會到‘慶祝我們為此付出過的努力啊’這句話是多么的睿智。相處這么多年,再好的人也不免會看到彼此內心的缺陷,但是我的劉先生吶,真的真的是我所見過的人當中,心理最最健康、活的最最敞亮的。
“人生注定負重而行,你說不清將要走多少漫長的夜路,才能見到隱隱漸現的曙光。而曙光之后,前行之中依舊是暗夜白晝交替,喜怒悲歡無常,人生就是這樣,時光帶來的愛與痛,本身就是生命最珍貴的鉆石。而唯有愛,是夜行路上金桔般美麗的一盞燈”——經過幾天的反思,我慢慢接受了公考失敗的事實,而更慶幸身邊愛人的陪伴鼓勵,從床上爬起來,我寫下了這段話。
這件事過后不久我找了一份工作,在那里工作差不多一年的時候,有天劉先生回家,他很隨意的說看到家附近有個事業單位在招考,問我要不要試試?我說好,于是他給我報了名。
經歷了前次公考失敗,我對類似如此都沒那么執著了。那陣子工作很忙我都沒有來得及為應考坐下來復習準備過,但因為有了之前廣州市考時候積累的扎實基礎,這次應考倍覺輕松,答題完畢提前半小時第一個交卷,幾天后查到筆試成績排第一,繼而參加面試,最后接到電話通知入職,比對權衡后辭了當時的工作去了那家單位上班,清晰而又順利。
一種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命運感。
這當然算不得什么成功勵志的故事,只不過是一段最平常的人生插曲,我現在也因為老公外派而沒在那個單位繼續工作了。
我只是想用這個故事來說明,幾乎每個人都有過類似的經驗:每當開始為實現目標而付出努力的時候,誰都希望事遂人愿,所有努力都能得到預想的回報,但往往總有事與愿違,我們沮喪流淚,覺得所有心血都被枉費。
但卻在后來的某一天,突然發現之前那段失敗的經歷其實并不是一無所獲,那些付出的努力會以另一種在當時預期不了的形式給予我們回報,那才是生活的驚喜禮物。
有一個朋友我真的很喜歡她,這幾年雖然我們彼此聊天接觸并不多,但在這為數不多的幾次暢聊中,我像是親歷了她畢業后的職場生涯。
她研究生畢業之后留在廣州,找了一份不錯的工作,兢兢業業埋頭苦干,作為職場新人,公司分配給她的項目都是最基礎沒有多大挖掘潛力的,但她心態很好,也泵足了勁,將所有的精力和時間都撲在了工作上,忙的連相親交男朋友的時間都沒有。
一年多的時間她把項目倒是做的有聲有色,但關鍵時候上司突然把這個她一手跟進并做的已具模樣的項目轉手讓給了一個’空降兵‘,又交給她另一個不大被看好的項目,理由是“你還年輕,需要多點歷練”
就這樣,畢業后這幾年,她來來回回做了好幾次開荒者,可待遇、職位絲毫沒有任何改變,最后她決定離開,跳槽去了同行業中的某家名企,給出的待遇是過去那家公司不可能開的出來的,而這并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她在新工作的開展中,驚喜的發現,由于她在原單位各個項目組流動工作的經驗,積累了所在行業相當寬厚的人脈資源和行業經驗,項目推進的每一個階段她都能找到能夠提供咨詢或方便的人脈資源,這給她新工作帶來了無窮裨益,做起來游刃有余,很快就得到了升職和加薪。
前幾天她看到我寫的關于內向者的文《你當溫柔,卻有力量(致內向者)》,因為共鳴,她微信跟我說她其實就是內向包子型性格,所以在之前的單位就算有不公平也是默默消化負面情緒、繼續埋頭加班。但她心里是很委屈,卻又無可賴何的,直到遇見現在的這份工作,她才覺得暗暗吐了一口氣,過去那幾年被欠下的,現在終于得到了回報。
她說的一句話讓我記憶尤深——“任何事如果都能夠眼光長遠的去看,很多當下的郁結就都能夠被化解。”
很多人都背過《TOEFL核心詞匯》,但少有人知道這本書的作者李笑來——中國比特幣首富,天使投資人,英語培訓名師,作家。
80年代還是個孩子的他,在少年宮第一次見到了可以在屏幕上顯示圖形的計算機,回去就提出想去計算機興趣班學習,他媽媽為了讓他“度過一個不無聊的暑假”,絲毫沒有猶豫,給他去交了在當時而言不菲的學費。
他在回憶這一段經歷的時候是這樣說的
“姑且不說這么多年來擺弄計算機給我帶來的心靈上的愉悅,僅說一件事兒就夠了。在撰寫《 TOEFL核心詞匯21天突破 》的過程中,假若我沒有稍微多于常人的那點計算機知識,能夠編寫一些批處理腳本,就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時間里完成那樣海量的工作、拿出那樣的質量、而最終質量保證了銷量,進而,銷量當然就保證了收入,我個人的財務自由就有了更多的支撐。 可問題在于,當時我去少年宮學習計算機編程語言的時候,怎么可能會想象得到20多年后的某一天,要用軟件去調取語料庫中的數據,而后寫個批處理程序從相應的字典里幾個小時內拷貝粘貼出多達20MB以上的內容。僅僅憑興趣學習的一樣東西,卻竟然最終被事實證明是最有用的知識。如果在許多年之后,突然發現你多年前學過的東西那時恰好有用,那種驚喜的程度可想而知。”
我一直很喜歡“功不唐捐”這個成語,雖然被賦予濃重的雞湯色彩,但的確能讓我以更長遠、更豁達的眼光來看待我現在正在做著的、或有意義、或無意義的事。人生沒有絕對的結果,只有經歷的過程。你所做的每一件事,付出的每一次努力都會有回報,只是回報未必如你所料。
幼年時因為小升初想進重點中學多一個指標保障,參加了美術生招考,考了全縣第一,于是初中作為特長生學了三年美術,初升高卻意外在美術生考試中落榜,于是高中放棄了學美術專攻文化。
現在,每當看到那些自己開畫室,開設計公司的畫友,偶爾我也會想,如果當初咬牙堅持學畫,現在會怎樣?
而沒有堅持下來,所以碌碌無為的現在去回首當年:
那些畫斷的一支又一支的碳素鉛筆;
那些涂抹的一瓶又一瓶的水彩水粉顏料;
那些摞起來一層又一層厚厚的畫紙;
那些盯著一堆水果陶瓷一天又一天學畫的日子;
就真的毫無意義了嗎?
成年后,
在我和當年的畫友、如今的閨蜜阿貓童鞋永不隨歲月流逝而依然赤誠的友情里;
在我能用畫畫排解壓力、打發時間、妝點小家的溫馨里;
在我將審美情懷用之于愛情、融化于生活的情趣中;
在我想到未來某天,我能教我的小哆啦畫彩虹、畫小花、畫這個美麗小世界的憧憬里
一切都有了答案,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