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看過《擇天記》的朋友都知道小世界是什么意思吧?沒有看過的也不急,我用另一個詞語來描述我的標題-“我思維的墻”。之前我在朋友圈里推薦了一本書《拆掉思維里的墻》,這篇文章算是我的讀后感吧。
還記得水杯的故事么
之前我所寫的一篇文章講述了“如果你有一個水杯,你會去做什么。”這個就是一堵思維的墻。后面用我的親身經歷講述了我轉行的故事。大學畢業發現自己專業所找的工作并不喜歡,想換行,但是想著自己大學四年的所學不能就這么浪費了,于是忍氣吞聲干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我還是很慶幸當初一些特殊原因讓我不得不離開那家公司,不然我可能還在那里不情愿的工作。
食品安全
這時最近發生在我和我父母身上的故事。有一次我回家,和我父母在飯桌上正吃飯呢,我爸拿過桌上的一袋肉松餅對我說:“這里面的肉松全是棉花做的”,這時我突然想起幾天前我一個親戚在我們親友群里發的一個視頻,不過我沒有仔細看。然后我媽接到:“我以前吃那么多肉松餅,不知道吃了多少棉花。”說到我心口上了,令我有些不安,于是我在校友群里求證了一下,得到答案:這個視頻是假的,新聞都辟謠了,上傳視頻的人也被抓了。我把這個告訴我父母,他們仍然不肯相信,覺得那肉松就是棉花做的。這是無知嗎?并不是,他們只是束縛在他們固有的思維模式之下了。近年來,不少食品安全問題被報出,加之身邊確實還存在一些黑作坊。這讓他們的思維固化,認定不明來歷的視頻多半是有問題的。就是這樣的思維模式,讓我們只看見了我們愿意看見的東西。
沒有女朋友是因為沒時間
前幾年一直忙工作,不是說我工作多么努力,而是所在的公司經常讓我出差,在外面跑來跑去,基本沒有周末。那時候我認為我找不到女朋友是一是因為工作花費了我太多時間,二是東奔西走讓約會成為不可能。大概在一年前換了工作,每天5點30下班,周末雙休,基本也不用出差。非常穩定,這下找個女朋友該不成問題了吧。然而直到現在仍然沒有談過一次戀愛。那么這又是為什么?可以用《拆掉思維的墻》里的一段觀點來解釋“無趣之人,往往是無膽之人。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往往是由于自己覺得沒有學好的能力,或者再怎么努力也達不到父母的要求;老人們對任何事情都 “不感興趣”,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能力不足,或者怎么做都沒有年輕人做的好。但是沒有人愿意說我很害怕,所以他們騙自己說,我根本不感興趣!”當然我不會說我害怕付出了沒有結果,而是說沒有遇到適合自己的人,或者我一直在忙我事業等等。仔細再思考一下害怕失敗的原因是什么?是不自信,并不是自己能力不行。那么不自信的根源呢?這就不討論,怎么去解決這問題這里也不討論了。
我想對你說的
我們總是很忙,忙的都沒有時間聽聽自己內心真正的聲音。面對很多問題我們寧愿欺騙自己,也不愿多問問自己的內心。如果想遇見更好的自己,那么先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他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他們的真正困難在哪里,然后找到對應的辦法行動起來,做一個航行者,而不是漂泊者。
我想對自己說的
你已經拒絕閱讀,拒絕學習那么多年,你的思維方式已經再不再適應這個社會了,需要堅持閱讀,堅持學習。升級你思維的操作系統。
《拆掉思維里的墻》經典語錄
網上無意間看見有細心的網友整理該書里的經典語錄,我就Copy過來了。希望對看見的人有所幫助。
1、對于大多數剛走入社會的人來說,一套房子就能消滅一個夢想。
2、安全感不是拿回來,而是給回來的。
3、無趣之人,往往是無膽之人。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往往是由于自己覺得沒有學好的能力,或者再怎么努力也達不到父母的要求;老人們對任何事情都 “不感興趣”,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能力不足,或者怎么做都沒有年輕人做的好。但是沒有人愿意說我很害怕,所以他們騙自己說,我根本不感興趣!
4、為什么很多有錢人一點也不快樂?因為當他們有了錢之后才發現,錢根本不是他們想追求的。
5、堅持一定會成功嗎?答案是錯,這是成功學一貫的理念,如果堅持能成功的話,苦追劉德華的楊麗娟就會成為劉德華的老婆的。
6、與其在等待中枯萎,不如在行動中綻放。
7、花費你的一部分過去,去購買一個未來。
8、別用自己的生命點燃別人眼中的光環。
9、你的潛能就好像你的咨詢顧問,如果一開始你信任他,他就會越來越努力,為你做越來越多的事情。但是如果你一開始就不信任他,而去依賴其他的東西,他就會慢慢遠離你,在你需要用的時候,他再也不會再來。
10、恐懼就是這樣一個懦夫,當你觸及他的底線,接受事情最壞的結果,然后開始準備和它大干一場的時候,它早就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
11、一個成功的職業發展人士,十年后一個月的收入是十年前一年收入的十倍。
12、在今天這個變化多端的社會,期待一個公司或者行業連續10年都有最快的發展,怎么可能呢?自我的快速發展,也許需要通過調整職業方向的方式來實現。而房貸卻讓我們不敢做任何的職業變動。
13、以今天的房價,排除那些富二代不說,普通人買房只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雙方父母出錢資助,這種人的前途和發展基本上被父母控股了。第二種人是犧牲了太多的發展機會,典當夢想來成就一套房子。
14、愛有兩種,一種是死死抓住,你緊張他也緊張;一種是輕松拖住,你舒服他也舒服。
15、安全感絕對不是來自婚姻,如果你是抱著想要安全感而進入婚姻的話,這個婚姻80%會出現問題。
16、我沒有一個人活下去的勇氣,沒有你我怎么辦,干得好不如嫁得好。這些天天圍繞在我們身邊的屁話,你真的相信嗎?其實說出這些話的人都是沒有安全感的人。
17、你是否給愛人發過短信“小紅,我愛你。”然后拿著手機焦急的等待,一分鐘看一次,你在等待對方的回復“小明,我也愛你”。其實這不是愛,而是索取,真正的愛的表達不是期望得到對方同等的回復,不要把愛自己當成愛別人。那些打著愛的旗號的傷人者、自殘者、偉大犧牲者,沒有發現,那其實不是愛,而是恐懼。
18、我們很多時候把依賴當成了愛,當看到別人沒有自己也活得很好的時候,內心就會莫名其妙的生氣,覺得對方不愛自己了。其實真正的愛,是給對方自由,也給自己自由。
19、你的父母有沒有對你說過:“我這樣為了你,你卻讓我這么傷心。”這些話聽上去是愛的表達,其實是一種要求與責備。翻譯過來就是:“我對你這么好,所以你必須聽我的話!”
20、你的孩子得了100分,你很高興,對他說:“你得了一百分,媽媽好愛你啊!”但當他得60分的時候,你又會說什么呢?你會不會生氣地說:“怎么這么低?媽媽不喜歡你了!”你的孩子很快就會學會:媽媽愛的不是我,而是我的分數。他也會把“喜歡”和“愛”混為一談。
21、能力=天賦*時間,如果有一件事你沒有成功,那不一定是欠缺天賦,而是欠缺時間。
22、不相信自己,又隨時害怕失去。我們終將被奴役,成為安全感的奴隸。
23、在安全的環境,拆掉思維里的墻,小范圍地冒一冒險吧!試試看只用你們家房子的一平方米的錢,給自己安排一段旅游;試試看在一兩個你永遠不再去也不可惜的小群體里面做做自己一直不好意思做的事;試試看給那些可去可不去的職位打電話,試著推銷一下自己試試看……
24、遠離那些讓你容易獲得安全感的事情!包括過于關心你的父母、一張可以任意刷的卡、一個不會犯錯誤的任務和一個養老般的工作。那會馴化你成為安全感奴隸!
25、給自己一個恐懼保險箱,你會發現,你曾經擔心的那些東西,幾乎從來沒有發生過。
26、很多人害怕公眾演講,其實,你真正恐懼的不是講砸,而是自己沒有能力面對講砸的狀況,這才是你內心深處的不自信與恐懼。
27、背對恐懼最可怕,當你真的轉過臉去面對,會發現其實沒有什么好怕的。
28、你有沒有被逼到命運的墻角?有沒有試過觸碰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的底線?那請記得問自己:如果我失敗了,新來了一個家伙/新的情況下,我會怎么辦?
29、你有沒有注意到,安全感不是從別人身上要什么,而是內心深處,一種被需要的感覺?你有沒有注意到,安全感不是從別人身上拿到些什么,而是為這個世界給予些什么?你有沒有注意到,安全感是給出來的,而不是要回來的呢?
30、我們在吃飯時想著工作,在工作時想著出錯,在戀愛時擔心分手,在擁抱時還在看表……我們不能在適當的時間做專一的事,所以我們還是凡人一個。
31、樂趣來源于全情投入,而不是投入后的結果,正是因為這樣,樂趣可以是無條件的。
32、一個嬰兒在玩的時候咯咯地笑,并不是因為這個游戲會讓他獲得什么。我們在演奏樂器時覺得開心,并不是因為我們要通過這個拿到鋼琴十級。我們在聽笑 話的時候哈哈大笑,并不是因為我們要記錄下來炫耀給別人。我們看小說時覺得心向往之,并不是因為這本小說能讓我減壓。因為快樂就是快樂,投入的快樂是無條 件的。
33、當你真正完全投入到當下的事情中去時,不管這個事情多么簡單卑微,你都能感受到無窮的樂趣。任何一個瑜伽教練都會告訴你,即使認真地投入你的呼吸——這個每天你做過無數次的事情——都能感受到無數的樂趣。
34、不計較錢多錢少肯認真工作的人,往往覺得只要是能從事這份工作,本身就是對他的最大報酬。事實上,當一個人為了工作本身而不是工作后的工資來做事情的時候,他往往能夠把工作做到最好,也一定會收到最多的報酬。
35、生命就好像鏡子一樣,有趣之人對生活保持著極高的投入度,全力擁抱,生活也全力擁抱他。無趣之人用“沒興趣”把自己和生命隔絕,所以生命也躲開他。
36、尋找那些不能夠被滿足的深層興趣,比如愛、成長、超越自己、快樂、助人、寧靜……它們會讓你幸福一輩子。
37、成功的嘗試能收獲到成果,不成功的嘗試能收獲到智慧。
38、什么是快樂?就是做事情既快,又樂!
39、對什么都“不感興趣”的人,害怕冒險,害怕失敗,所以壓根不投入,不投入就難以獲得成果,哪怕是一點點的進步。當一個人對自己的生命開始用“不感興趣”來搪塞時,生命也開始對他不感興趣了。
40、帶著關愛而不是期待的投入生活,你會發現能力與樂趣接踵而來。
41、為你的生命找到一個長期的、深層的、不能被滿足的樂趣。讓這個永恒樂趣帶領你穿透生命的無常。
42、我們就是自己生命的巫師,我們給自己搭建一個幻想世界,然后在現實中讓這個幻想慢慢實現。
43、如果你是金子,你要提高你的含金量到一定程度,才會成為金礦。當你被挖掘出來,你要經過很痛苦的碾磨、沖刷、浸泡,要讓你身上的雜質,不好的習慣、污點被熔掉。然后還要成型、打磨、拋光,最后才成為很有價值的發光的金子!
44、人們寧愿自我欺騙,也不愿意相信自己是被欺騙的。因為他活在自己的思維之墻當中。
45、“道”是不會改變的,而“法”會簡單地改變,至于做事情的方式“術”,就會經常地改變。
46、一件事情的價值,不取決于現在你判斷的價值,而取決于在未來情況中的價值,這就叫做未來價值。懂得靜觀大地開花結果的人,決不會為失去的一切而痛心。
47、沉沒成本其實就是已經損失的成本,為了這個損失而追加成本,最后只頭破血流。害怕損失的人,損失最大。
48、有目標的人穿越困難航行,無目標的人躲避困難漂泊。航行者一直在接近目標,漂泊者一直在逃離恐懼。
49、愛害者最擅長的兩件事:這不關我事,那不關我事。當然他們也沒有做過任何事。他們每一個人都在別人的受害者故事中獲得不少廉價的快樂。其實是因為受害者深深堅信,自己快樂與否、成功與否掌握在他人手中。
50、你的生命就像你的家。因為你的不堅持,卻讓別人進來布置。但是你不要忘了,在里面住一輩子的還是你自己民。所以讓你的父母停止質疑的最好方式,就是盡快開始 的行動,然后用事實證明給他們看!你不妨把自己的夢想想象成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會,你和你的父母對于“你”這個公司都有一定的發言權。他們占有一定的股 份。他們有權利發言,有權利表達觀點,而你也有義務認真傾聽、考慮。但記得在關于你人生的董事會上,你永遠是最大的股東。
51、我們很聽話地長成為一群有腦無心的人,一群有邏輯沒情感的人,一群講高度不講尊重的人。我們長成為別人要求的樣子,并且以此為榮。就這樣,我們把自己弄丟了。
52、當一個人等待與拖延的成本,遠遠高于他真正開始行動所需要的成本,他就會慢慢陷入越等待越不行動的怪圈。我把這個模式稱為“等死模式”。
53、什么是成長?那是你內心的一個尺度。你能夠感覺到你的成長,你內心知道你會成長為什么樣子,就好像一棵橡樹籽,無需教導,也會成長為一棵挺拔的橡樹。世界上每一個人都可以成長為自己最好的樣子,同時我們也擁有關于成長為這個樣子所有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