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幾天不知是上火,還是僅僅源于湊巧,嘴里一下冒出兩個口腔潰瘍。吃明爐燒鴨蘸著蘇梅醬的時候,滿口刺痛的酸爽。
夏天來了,就懶得自己做飯;也是天氣好,愿意四處走動走動。不過說歸說,其實也就不過是方圓兩公里以內,尋吃覓喝,簡單重復。
有時候也挺想自己給自己打一場雞血,讓每一天都精彩地像高潮。可挨著一天天地才知覺,根本就沒法實現嘛;有些陷在泥沼滯于緩慢境況的部分,生拉硬扯也出不來。所以,熬不是最好的辦法,但一些時候,很可能是唯一的辦法。
這樣想想的時候,會長出一些好脾氣來:多半,是對自己;對別人,用不到那么多好脾氣,確定分寸和界限之后,禮尚往來。
跟年紀相仿的朋友聊天,他突如其來地用了一句:在我過去的這半輩子人生……說著自覺不對,改口道:在我過去的這三分之一的人生里,看起來活得不賴,可現在還是難稱得上讓自己滿意……為什么呢?
我也不知道。在過去的三分之一的人生里,我覺得自己也過得不賴,懂得很多道理,經歷很多人生,可還是覺得,對許多事情仍舊沒有把握,偶爾不得不承認自己的膚淺幼稚天真而可笑。站在晝夜交替的路口,也常常不知道,眼前走的路究竟對不對,未來會到哪里去。
02
大概是真的已經走到人生三分之一的年紀,如今的我倒是不再會為這些不確定焦慮或不快。
你只是知道它存在在哪里,像還沒喝完就會下單補給的瓶裝水,像冰箱里永遠會備著的啤酒,像每天早上起床自動走到窗前給花澆水的動作。挺有意思,我已經不再像年輕的少女一樣活在青春期的不安與躁動情緒里;只是,平靜而安寧地接受這種未知與不確定感,接受它滲透到每分每秒的日常生活中,如呼吸,如行走一樣自然。
而這個過程,竟然既談不上疼痛,也談不上偉大。事實上,它平靜安寧、不痛不癢地滲透進人生的日常,以至于大部分成年人的接受,都悄無聲息。
這種平靜的接受,在不同人的生命里,以不同的形式表達。有時候,是接受工作無法完美地實現我們的人生理想,有時候是接受一樁足以安放平凡人生的婚姻,有時候是不再熱切而堅定地等待一個人,有時候,是平靜地接受一個沒有完全達到最完美狀態的自己。
畢竟,我們在命運和際遇安排中的每一次掙扎,不一定都會有回應。或許談不上放棄,但總會不那么熱情洋溢地舉著旗幟到處吶喊,吶喊,哦!我們還有不死的英雄主義。
沒有,大多數時候,那挺丟人。
03
況且,也會遇到一些突如其來的情況。
當然包括我那多半平穩但也小打小鬧過的,前三分之一。譬如大學宿舍夜半的著火,留學在外時突遇的火警和停電,臨近街區的煤氣泄露,以及在異國他鄉的街頭遭人打劫……都算不上什么嚴格意義上的危險時刻,畢竟我那些同學有的在巴黎郊區出車禍,被直升機接去醫院搶救;有半夜遭遇搶劫,驚動當地媒體和警方的陣仗。說這些并不是要慶幸自己沒有遇到這些可怕的危險,而絕非幸災樂禍。
只是每一次自己或身邊人遭遇或深或淺的際遇突變時,都對前方的未知多生出一分敬畏,對個人的渺小和命運的無法掌控多一分接受,也就對祈禱和祝福彼此這件事情,多一分虔誠。
了解,眼前再顯著的得到與失去,都只是暫時性的存在。未來的未知和蘊藏在每個角落的岔路,隨時可能引領我們走向從未設想過的領域。
所以,每次遭遇突然狀況,或者人生轉變,總要在心里默默問自己一句:準備好迎接改變了嗎?
如果是自己主動的選擇——準備好離開就不再回來了嗎?如果是被動的選擇——那么,準備好不帶遺憾地接受下一種際遇了嗎?
自然,倒是也不會每一次在面對轉變的時候都心安理得且完全愿意;如果轉變已經逼迫到眼前,有時候,就得靠自己多勸慰自己。不過啊,多多經歷一些這樣的時刻,總會對轉變的態度有個更開放的心態。
04
畢竟,我們走過的路,已經在腳下消失掉了。如同動畫片里隨著我們奔跑而掉落進懸崖深處的橋體,一塊一塊在我們踏過之后跌入深淵。
過去不可能回去,人不可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
未來像是黑夜中不知通向何處的隧道。你只能,踩著腳下不斷跌落的石塊,奮不顧身地,一頭沖進黑暗里。
沒關系,你會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