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行動,才能帶來改變。
當然,動不動,由你。
01《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首推這本書,作者太會講故事了,總在不經意間蹦出一個人生哲理,妙得很。很期待讀他的前一本書《朝圣》。
此書主要講一位少年有了夢想,就去實現的故事。當然在有夢想時,也有猶豫和不安,在追逐的路上,也有挫敗和絕望。但每次遇到困難時,他都會朝有利的方面去想,然后選擇繼續前進,最終他找到屬于自己的寶藏。
真的是“寶藏男孩”啊!
讀完后堅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命。也就是夢想。只是有些人選擇躺在床上想象夢想成真就滿足了,而有些人選擇去實現它。而選擇去實現它的人,全宇宙會來提供幫助,在前行的每一段路上,都會有預示,指引著達成天命。
02《遇見未知的自己》
也是一本以講故事形式來幫助我們自我修行的書。
當我們從母體出來時,我們離“真我”最近。但隨著漸漸長大,一些外在的東西開始層層圍住我們的真心,壓抑我們生命能量的釋放,于是我們看不到自己的真實需求。那些阻礙物是:身體、情緒、思想和身份認同。
身體——大腦的潛意識。之前在《零極限》里也談到類似。就是潛意識只會關注我們想關注的內容。當你的內心總是充滿焦慮,不安,恐懼...那么你的潛意識就會從生活各個方面去攝取這類信息,那么,你所在的世界就會充滿焦慮、不安、恐懼...更可怕的是,身體會習慣這類情緒的存在。就當你有一陣特別順心順意時,身體也會想方設法地去制造你的焦慮、不安、恐懼...以達到原有水平。所以有時候,我們明明正幸福,卻同時很憂慮。
其他的阻礙物,比較容易理解,就不贅述了。
03《走出劇情》
因為看過作者的《當你遇見一個人》,當時震懾住我,徹底顛覆了我的育兒觀念,所以這次出新書,當然要看看。
這本書讀來比較碎片化,也很接地氣。里面提到的很多場景都能聯系到自己的生活,喚起一些記憶,當作者幫著分析完前因后果后,我們會想通一些事情,想通了自然就放下了。
其實想想,是我們創造了自己的世界(可參考:一種神奇的療法,改造你的世界和你應該如何生活,才能收獲勇氣?),就這么厲害,還不敢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出真實的自己,被環境、規矩、標簽、認同...所束縛,不勇敢,不果斷,更不自我。這都需要我們反思,同時也需要我們突破。
書里有些方法論,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對自己,減少一些束縛,多添一些勇氣。
總結
讀了幾本心理學書籍,發現講的東西都差不多。簡單來說,就是世界由我創造,如果希望世界充滿能量,就要摒棄外在的障礙,清理阻礙你的人和事,找出真實的我的需求,完成屬于自己的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