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剛過,看到了一個讀書十問,覺得十個問題都很不錯,如果你感興趣也可以嘗試著回答一下這十個問題,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關于讀書的話題,蕭伯納說:
If you have an apple and I have an apple, and we exchange apples, we both still only have one apple. But if you have an idea and I have an idea, and we exchange ideas, we each now have two ideas.
你和我各有一個蘋果,如果我們交換蘋果的話,我們還是只有一個蘋果。但當你和我各有一個想法,我們交換想法的話,我們就都有兩個想法了。
十個問題:(方便你復制粘貼)
1.在過去的一年里,你讀了基本書?你能不假思索舉出幾本書名來?
2.那些你畫了重點,做了讀書筆記的書,你現在還能想起來多少內容?
3.比較一下讀書和現實生活,哪一個給予了最多個人提升?
4.你覺得讀書是為了消遣還是為了學習?
5.所謂個人收獲,在讀書過程中究竟指的是什么?
6.如果你讀的書目不受人認可,你還會讀下去嗎?
7.當你和別人討論同一本書的時候,大家的看法如果截然相反,你會怎么做?
8.你會在意紙質書和Kindle之間的區別么?
9.你能堅持閱讀一本書的時間最近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
10.你家里有多少本書是買來以后根本沒讀過的?
回答十個問題
- 在過去的一年里,你讀了基本書?你能不假思索舉出幾本書名來?
中文書籍:?人類簡史?、?未來簡史?、?智能時代?、?智識分子:做個復雜的現代人?、?顯微鏡下的大明?、?哈佛中國史?、?細節?、?刻意練習?、?灰犀牛?、?谷物大腦?……
英文書籍:?The 100-Year Life?、?More Beautiful Question?、?One Second Ahead?、?EveryDay Bias?、?The Performance Triangle?、?S. ?……
法文書籍:?Le monde microscopique avec liens Internet Relié?、?Solfège rythmique - Volume 1 - Mesures simples?、?Le Dernier Des Mohicans?、?Gustave Moreau Et Les Arts Jumeaux: Peinture Et Litterature Au Dix-neuvieme Siecle Broché?……
去年共讀非虛構類書籍150本。
2.那些你畫了重點,做了讀書筆記的書,你現在還能想起來多少內容?
以上提到的書籍,我都做了相應的分類筆記,期間大概整理過十幾次,內容上可以做到濃縮書的相應水準,比如說20分鐘幫你拆讀一本書,非虛構類書籍。
3.比較一下讀書和現實生活,哪一個給予了最多個人提升?
讀書是一種提升知識的方法,而將這些看到的知識應用到自己生活當中,在實踐中才會發揮出知識本身的價值,使用和踐行才會帶來本質的提升,停在紙面上的不被應用的知識缺乏靈魂。
4.你覺得讀書是為了消遣還是為了學習?
讀書就要做到只字不差地閱讀,讀優質書籍就是要從書中學習有繁殖能力的知識。時間就這么多,影視劇的消遣已經提供的足夠多。
5.所謂個人收獲,在讀書過程中究竟指的是什么?
?增長知識和見識
?提升認知度
?了解作者的寫作架構以及思維角度,看看高手是如何對那些看似簡單不值一提的事物的解讀。提升思考質量、多維度思考、認知升級。
6.如果你讀的書目不受人認可,你還會讀下去嗎?
哪怕再艱深的書籍,至少先要有耐心讀完,標出讀不懂的部分,通過搜索引擎反復閱讀。讀書這事本身是件很個人的事情,沒必要局限于受大眾認可,讀就好了,不懂就求助Google,也是提升自己解決問題的最有效的手段。
7.當你和別人討論同一本書的時候,大家的看法如果截然相反,你會怎么做?
一本書從不同的角度出發,都會形成不同的觀點,像?紅樓夢?就有很多版本的解讀,看你從哪一個角度出發,吸取不同的觀點,再回看自己的觀點,才能看到自身思考和認知上的缺陷和不足,作為思考的一個補充,我認為很有益,我會把精妙的思考記錄下來,至于有缺陷的部分,那就了解一下就好了。不會與人非得爭論出個所以然,這本身也是讀書的大忌,非要別人認同自己的觀點或者以自己的片面觀點對他人觀點全盤否定,說明思考上還是有缺陷。
8.你會在意紙質書和Kindle之間的區別么?
我個人已經電子閱讀五年多的時間了,電子閱讀從購買到筆記、檢索、標注都非常方便。特別是Epub版本,在Mac上支持全文檢索,我習慣寫作,需要經常搜索相關內容,內建一個數字圖書館,檢索起來特別方便,紙質版書籍無法全文檢索。當然,那些精美畫冊如果放在Kindle上,就體現不出原有的價值了。如果有電子版,我就用Ipad看,電子閱讀器攜帶方便,我隨時都可以拿出來就閱讀,隨時可以筆記、標注、檢索相關內容。電腦、手機、平板上都隨時有電子書,讀書這件事就是要隨時隨地有空就讀。
9.你能堅持閱讀一本書的時間最近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
優質書籍,讀一遍是絕對不夠的。需要反復閱讀,甚至隔一段時間再翻回頭閱讀,依然能夠有新的收獲,以及之前沒有發現的寶藏。讀書一定要精讀,只字不差地閱讀,絕對不能貪圖數量,最后只能淪為: 讀了很多書,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的悲劇。
10.你家里有多少本書是買來以后根本沒讀過的?
我家里地方不大,目前沒條件擺放書架,我全部的書籍都是電子版,都存放在智能設備上。而且我現在也不會囤太多書籍,每個月精讀三本左右的書籍,電子閱讀器里的書籍,也不會超過五本,放太多,最后根本讀不完。我現在會把一本書拆成若干門類的筆記,放在筆記類APP內,每個月定期整理,每次都會刪除已經掌握的內容或是已經過時的內容,讀書筆記要定期整理,讓躺在內存的知識盡可能在短期內流動幾次,我想這才是真正的活學活用吧。
我回答了以上十個關于讀書的問題,回看這十個問題,足以搭建一個自我讀書測評的完整體系。讀書應該是件很個人的事情,不需要太多的束縛以及非得追求什么時髦。知識這東西,就得不斷訂正和更新,形成流動性的知識。讀書,作為一個增加個人成長密度,拉開思考質量,升級個人操作系統和認知體系是必需要每天成為常態的習慣,而且是終生性質的。特別是每年要優選一部分外文書籍,思考的維度再進一步的升級,西方學者的思考維度更加寬泛,帶給你的信息量也會更大,讓擁有多元化思維的作者或是某領域的前輩,通過閱讀他們寫的書籍,也就從某種程度上完成了與這些高手之間的一次又一次的對話,讀書也意味著內心的成長和感知這個世界美好的一個有效入口,希望你也可以有這樣一個小的習慣。
希望能和你分享讀書的心得以及讀書的體驗,讀書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多元,也讓我們的視野更加開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