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格拉斯哥這么久,終于還是決定提筆記錄點什么。
記得第一次在格拉瞎溜達,沒有走平時上課經常走的大路,而是選擇與它平行的一條小路,那里截然不同。
路的兩旁是整齊排列的三層居民樓,路邊停著一輛挨一輛的小車,奧拓、菲亞特、Mini...歐洲人喜歡體積小的車,可能因為行駛道路狹窄,停車空間有限,小車方便一些。中國人則講究體面,注重車內空間和品牌。
走在這樣一條完全陌生的道路上,我知道若是向右拐個彎走幾步,便會像往常一樣喧囂,車水馬龍、臨街咖啡廳門口坐滿聊天曬太陽的人,自動門不停開合的超市,隨處可見的中國學生??墒俏覜Q定享受當下的這份靜謐。
我路過一個教堂,看見在湛藍色天空的襯托下,海鷗從建筑頂部的十字架旁掠過。
我等紅燈時,看見男人牽著女人,女人牽著狗,悠閑地在陽光下過馬路。
我路過一座小學,看見一群小男孩呼喊著、奔跑著,在校園碧綠平整的草坪上踢球,小女孩在媽媽的陪伴下隨風蕩秋千。
低頭看一眼,下午四點半,剛好是放學的時間,我想。
很奇怪,在這邊孩子們的臉上,似乎永遠看不到他們不開心的樣子。他們總是無憂無慮的玩游戲,活潑的跑來跑去,從來不曾看見他們像拖著拉桿箱一樣拖著自己沉重的書包。
上次去愛丁堡的火車上,也曾見過同樣的笑臉,幾個孩子在我旁邊的座位上聊天笑了一路。
閨蜜來格拉找我時,我們在Kelvingrove 博物館背后的公園里發現了一片公共游樂設施。有媽媽帶著女兒滑滑梯,空空的嬰兒車被晾在一旁;有老人在長椅上坐著,看孫子爬上爬下。在注意到秋千的承重禁得住成年人的體重時,我們興奮的坐上去蕩起來,互相錄像拍照,一起大笑。我才猛然意識到,自己已經很久沒有這樣感到輕松自然了......
仔細觀察這些游樂設施,它們大多設計簡單,邊邊角角都被做成圓形,每個細節都好像被精心打造過。而設施的承重也考慮到成年人的重量,估計是為了父母也可以一同參與吧。
相比之下,國內常見的的公共設施大多是老年人的健身器械,小朋友的胳膊和腿很難夠到。而且器械大多無人看管,布滿塵土或是年久失修,存在許多安全隱患。
想起和國內哥哥姐姐們聊天,常聽他們抱怨。孩子們很辛苦,老師留的作業多卻不得不做,課外班貴又不得不上,畢竟別的孩子都在學習,自己的孩子怕跟不上進度。
于是,見到外甥侄女的時候,他們的話題永遠圍繞著期末考了多少,老師假期留了多少作業,什么時候能寫完。而自己也總是被哥哥姐姐們標榜為孩子們學習的榜樣...(而我自己作為一名學渣,每逢此時略感尷尬)
最近聽說有一些英國的學校開始推崇中式教育,不知是不是受上次BBC紀錄片拍攝中英老師PK結果的影響,也不知是不是該為英國這邊的孩子們感到擔憂......若中式教育促進了人類大腦的進化,推進了人類社會進步,那也算是好事吧。
最后,感謝自己喜歡隨處溜達的雙腳和經常不著邊神游的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