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貝葉
原本,這篇文該是一頁游記,一頁遲到了5天的游記。但當筆觸開始自帶靈魂,一切已經不受我自己的控制。順著心意寫完標題后,我欣喜又煩惱,明明知道成文最終肯定會變成四不像,還是毅然決然地敲下了按鍵。
長到現在將近30歲的年紀,出遠門的次數不算太多,也不算太少,可QQ空間里的旅游照片數量著實有點可觀。如果細翻,10張照片下面至少有8張都會出現同一個詞——“樂不思蜀”或者同樣的句子——“來了就不想走了”。
也許是旅游的景點都是各個城市里的精華所在,它們總會讓我覺得“相見恨晚”,進而后悔自己為什么沒有擇那里而居。不管是專門去旅游,還是出差,遇見它們的時候,內心都是歡喜的。舉著相機或者手機,從景點標志拍到城市特色建筑,甚而街邊的一片花圃,眼睛里看到的全部是驚艷。
這次到寧波也是一樣,早早查好了必去景點,暗暗握拳發誓一定要把公差出出旅游的水準。飛機落地寧波的前30分鐘,大氣平流層一片安寧。30分鐘后,淅淅瀝瀝的小雨憑空出現,濕了一大波游人的帽檐。
同事們左顧右盼,猶豫要不要打傘,我安撫著即將破功的面皮,乖順地立在一旁準備隨大溜。然而,航站樓外沿很深,出租車井然有序地恭候著客人,不會讓任何一個人的身上濺到不禮貌的雨珠。我在心里大呼遺憾,畢竟2018年的雨,我還是第一次見。
好在,到了酒店報完到后,大部分人都不想冒雨出門,只想隨便打幾圈雙扣等待晚飯。我扔下行李撐著傘出門,芭蕉樹樂得東倒西歪,河邊的垂柳愉快地蕩著秋千。繞著酒店走了半圈后,我在手機的備忘錄里記下了這么一句沒頭沒腦的話——“這個城市真溫柔,連佛門圣地都帶著浪漫”。
不知道有沒有人像我一樣,如此瘋狂地喜歡著雨天。徜徉在雨滴的世界里,仿佛世間獨有自己一人,心里平靜得可以放下所有的煩惱。其實蘭州也有那樣的河景,垂柳的身姿再柔軟些,也能輕易和魚兒牽到小手,可還是不同。
也不至于是“喜新厭舊”,只是單純地覺得非家鄉的好像更美。從絲毫不帶煙火氣的寺廟門前走過的時候,我習慣性地拿出了手機,在微博上繼續地踩了點——“寧波細雨蒙蒙,來了就不想走了”。
行程總共6天,第一天就讓人這么驚喜,我那個晚上幾乎徹夜難眠。第二天,上完課后,大家結伴去了“天一閣”。攻略的關鍵詞是“藏書閣”,留影留最多的,卻是雨中的“蘇州園林”。同行的同事不屑一顧,“江南的園子都這樣,蘇州園林也是”,我暗暗開心,那不是賺了嘛,30塊錢轉到了園林界的翹楚。
奇怪的是,自拍也不是不好看,風景照也不是不出眾,我就是沒有在任何社交平臺發出去一張照片。更奇怪的是,攻略列了一大溜,迫不及待想去的景點卻越來越少。轉到兩腿抽筋躺回床上的時候,心里涌上來的開始是一股一股的失落,關于滿足感的那條神經好像突然失靈了一樣。
想家想父母想孩子的心情無法遏制,見縫就插針,折磨得人疲憊不堪。心情自然也就很識時務地偷溜到了“度日”上,真正“歸心似箭”。
不知道這樣的轉變是好還是不好,是意味著終于成熟,還是日漸事故,可心安是毋庸置疑的。當雙腳重新踏上蘭州的土地的剎那,一個響亮的噴嚏酣暢淋漓地爆呵出聲,我仿佛看到了那個笑彎了眉眼的自己。
濕潤的青苔小街固然趣味盎然,素雅的油紙傘固然風塵滿地,妖嬈的旗袍固然穿越時空,可昏暗的路燈下那抹溫暖的小夜燈,才是我畢生最執著的追求所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