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兒子喜歡的老師,幾乎都是表揚他比較多的。
作為媽媽,我知道他有很多缺點,學習也不顧夠努力,有的時候不怪老師,想特別表揚都比較有難度,反正我經常看了都想責罵他,好吧,想扇他兩巴掌的心都有,還從何夸起呢。
那天在辦公室里,同事問到我小時候是不是就愛寫文章的問題。認真想了半天,好像是高年級以后被老師表揚,才莫名覺得自己寫文章,好像有的時候會比一般人好一點。
02
那是我五年級才轉學,沒上幾個月就得了麻疹,在家休息,大約一個月后回去正好期末考試。語文,我考了全班第一。
那個老師是這么公布的,把試卷重重的甩在講臺上,陰沉著臉:你們知道這次第一名是誰嗎?竟然是xxx。你們怎么回事?怎么考的!
是的,她用了“竟然”。
當下我心里五味雜陳,課間聽老師身邊的紅人傳來辦公室偷聽到的消息,我還不敢相信,現在被肯定了,可是是用這樣的語氣,原本應該很高興的事,我一點也笑不出來。
這個老師的心情,我現在也能理解。話說,她還算是不錯的老師,之后又有幾次,讀了我的考試作文,并給大家分析,好在哪里。我真心覺得她有水平,因為寫的時候,我也沒有發現哪里好,沒有多想,就寫完了。
03
那時候,老師就挺看重分數的,作文并不是寫得好,就能得滿分,有理無理都要扣幾分,所以一般能考到90是很難的,80多就算好的了。
每次80以下的,會背點名罰站,挨個批評。
有一次終于點到我了,低頭認罪,非常煎熬。然后忽然發現兩張試卷,第二張和別人的弄錯了,重新算分,我還是80多。
身后傳來一個低低的聲音:我就說嘛,她應該不會考到70多的。
這簡直就是天籟之音,我忽然發現,原來外界對我的肯定是多么的重要,這對我是一種鞭策。
相對于老師讓人站起來挨罵,我更加不愿意,讓這么評價我的同學改變對我的認可。
真的,我之后都沒有考過80以下,每次都會很用心(數學我可不是這樣哦)。
04
初中時,老師要大家寫周記,隨便寫什么內容,有時,會拿出幾本表揚,讀給大家聽。表揚多的自然不是我,班里學霸一個比一個厲害,但是,難得我也會被點到,當下心里還是美美的。
師范時,一個文科的老師特別器重我,其實我并不是課代表(好吧,老實交代,我什么職務都沒有混到過)。
那時候,大家上課并不認真,紀律很松散,有時會有人偷偷聽耳機,看小說等等。可是一到這位老師上課,我就很專心。因為經常他上課問的問題,別人回答不出來,或者根本沒人聽了要回答,他就環顧四周,最后把眼神停在我的身上,滿懷期待的看著我。把我看的冷汗直冒想要跑,可是面上還要故作鎮定含著笑。
然后,不是我舉手,就是被他點名。答對了,他兩眼發光,大加贊賞,滿臉寫的是:不錯,果然沒有看錯人。這時,我也很開心,心里會松一口氣。有時也會答不好,他會有些失望,皺皺眉,只是讓我坐下,自己再說答案,或另尋他人。這時,我也會沮喪,心想,怎么答不出來呢?
除了課上認真聽,有時作業都不愿意抄,自己絞盡腦汁的完成,看到紅紅的波浪線就滿足。最后不用問,他教的課,我的成績還是不錯的,至少在我成績單上,分數比別的科目高。
05
人類行為學家約翰?杜威曾說:“人類本質里最深遠的驅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希望被贊美。”
結合這些經歷,發現贊賞的確是最厲害的武器,因為我們往往舍不得讓欣賞你的人失望,生怕自己做的,沒有達到別人經常給予夸獎的高度。
如果總是被批評指責,其實到很容易自我松懈,并且毫無愧疚之心。會想著:反正我不好,反正你說我不行。
有時候,毒舌很容易,指責別人很簡單,而適時去贊賞別人,卻很困難。因為要讓對方感覺到贊賞的發自肺腑、恰如其分,這其實是一門藝術。
很多時候,我們不是不會夸別人,只是心里不開心,不平和,就不太愿意去看別人好的地方,也不想去贊賞,好像所有的好都是應該的。
結果越是這樣,越是適得其反。
羅博.麥克納馬拉說過:人腦和人心一樣,會朝著被贊賞的方向走。
想要讓對方變得更好,真應該想辦法,多用用這個武器——贊賞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