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有過這樣一種經歷,別人眉飛色舞談笑風生,而你獨自一人在角落活像個孤獨患者自我拉扯,不論在飯桌、酒桌還是辦公室,這種事情在我身上屢屢發生,即使在我看來這沒什么不可,但在其他人眼中你獨樹一幟的樣子也許并不怎么好看。
好像作為一個不怎么資深的文藝青年,在任何場合你的一言不發就是大錯特錯,有話必須接,有梗馬上應才是不二選擇,只要看似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就是《情圣》里“對不起領導,我不想上班”的慚愧。
身為漂在江湖中的一員,我有個最大的“毛病”就是不喝酒,在酒桌文化如此發達的中國,有時候就像個異類在酒桌上橫沖直撞,我只管夾菜,又總是顯得不那么協調。但總是要有一個清醒的送大家回家,誰說不是呢?
在社交軟件里不怎么熱情的回復就是高冷,在一群人聚餐時不說話不敬酒就是不尊重領導不融入集體,但對不起,這不是開會,不是談想法,我也不是高冷,我只是不愛說話。在午后沏一杯茶我也能和你談理想,三兩好友小聚我們也能聊天到天亮,但很多事情,很多工作,不是誰的一個討好就能夠天衣無縫的完成。
你眼里的文藝也曾被別人說過矯情,你的滴酒不沾也曾被很多人不理解,你的獨來獨往也曾被朋友疑惑,但請記得,待人友善是教養,獨來獨往是性格。如果所有人活的都一樣,那又還有多少事情多少人值得你為之瘋狂?
我天生不宜交際,真的有錯嗎?
送給只學會交往而不懂獨處的人一句周國平老先生的話,我希望你好好讀兩遍。
“人們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種能力,卻忽略了獨處也是一種能力,并且在一定意義上是比交往更為重要的一種能力。如果說不善交際是一種性格弱點,那么,不耐孤獨就簡直是一種靈魂缺陷了。”
但愿你學會獨處,說話時候有條理,學會高質量的寧靜,學會辨認自我,擺脫空虛。聽著《行歌》感受為何“到處人潮洶涌還會孤獨,怎么在燈火闌珊處竟然會覺得荒蕪”。
哦對了,今年的“超級碗”你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