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女朋友了,你還會像現在這樣追演唱會嗎?”看著婷哥忽然發來的消息,我忽然愣住。
也許……不會了吧……畢竟還要照顧人家女孩的興趣啊。
那為什么不找個五迷妹子呢?這樣你們就能一起追演唱會了。
哈哈,我一個人瘋就行了,生活畢竟是生活啊,我還是喜歡文靜點的女生的。
哦……
對話到這戛然而止,我忽然覺得剛剛婷哥提出的話題有些可怕,以后的我會變成那樣嗎,沒有詩和遠方,只有眼前的蠅蠅利利。
還記得小時候,特別想要長大,想要肩負責任,想要有所成就,想要成為那種很厲害的大人。
現在我長大了,開始步入社會參加工作,可卻越來越害怕成長。
生活沒我想象的那般美好,充斥著算計,口是心非,仿佛每個人都戴著面具,狹隘的面具使他們只在乎面具下的那一片空間,對于面具以外,漠然以對。
朋友圈看到一個朋友發的狀態,“部門一共六個人竟然有五個小群,也是沒誰了”
我莞爾,默默回了句,“說不定有七個八個九個呢,只是沒拉你罷了”
是啊,這就是我們現在所面對的現實,沒人再對你掏心掏肺,看起來再要好,也會留一分真心不對你袒露。
小學時,我算是一個刺頭學生,成績不錯,喜歡在課堂上當面與老師頂撞,耍著小聰明,偷換概念,說著些指鹿為馬的話,有時候老師也被我懟的無言以對。
后來我挺喜歡的一個班主任對我的評語是,你是個棱角分明的小男孩,或許天性如此,或許只是不經世事,但老師希望你能一直保持自我,不要讓社會將你身上的刺磨平。
講道理,當時還年幼的我有種被肯定的滿足感,一度這句評語成為我堅持自我的動力。
后來,慢慢的,我發現我的很多觀點都是不正確的,往往拍案而起的爭執卻換來慘淡收場,我開始反思,是不是要深思熟慮之后再提出自己的觀點。于是,初高中之后的我開始變乖,課上與老師有不同意見時也開始閉口不提。
現在想來,這大概是我最初被這社會同化的地方吧。
二十來歲的年紀,想來是個很尷尬的年紀,一方面事業毫無建樹,而打著交道的卻都是三十歲左右成家立業的人,另一方面,離開校園,雖然想裝嫩賣萌卻顯得格格不入。這時候的我們談理想談青春顯得不合時宜,談現實談人情世故又顯得閱歷不夠。所以更多的人選擇了迷茫。
前兩天,少年他的奇幻漂流MV首映,里面有一個鏡頭特別有意思,宇宙超人為了維護世界和平與怪獸戰斗,卻將戰場擴大到了市區,房屋倒塌,車輛毀壞。于是人們開始游行,叫囂著宇宙超人離開地球,而與之相對的是一個少年,只有他在拼命的為宇宙超人吶喊鼓勵,事情的本質是除去怪獸不是嗎?
大人們只看到了自己當下的生活被影響,卻忘了,如果怪獸不除,最后的破壞只會更大。而少年的舉動或者便是MV所要表現的初心的。
不忘初心,放得始終??蓤允爻跣恼労稳菀?。社會是由人構成的,人多了自然會有他的規則,明面上的規則我們稱之為法律,大家必須遵守,而那些不成文的規則我們用道德,共識,潛規則等等來概括。
你堅持著你的初心,后來發現與別人所遵循的游戲規則有所出入,你還會堅持下去嗎?
前一段時間風靡的人民的名義不就是在說著這個道理么,高官們遵循著他們內部默認的官場規則,保持著一種平衡,雖然這種平衡被稱之為腐敗,可沒人覺得這有什么不好。于是,當有一個侯亮平,一個李達康站出來對這種現象說不時,平衡被打破,他們也被群起而攻之,最終正義戰勝了邪惡。
當然,電視劇畢竟是電視劇,但內心黑暗的我想著,現實里那些敢于站出來的可能都被攻破了吧。
“我不怕千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這句話說著容易,可能有幾個人能做到呢?
畢業前夕,我憧憬著步入職場,叱咤風云,可如今,卻也跟個老油條似的得過且過,畢竟大家都是這么生活的。當你想要站出來對這種現象說不,前輩會來教育你,小伙子別整天做出頭鳥。領導會來找你談心,要注意保持同事關系的和諧啊。
很詫異是吧,明明錯的是他們啊,只是因為你想要不一樣而已,便就一下子成了孤家寡人。所有人都在說著你怎么怎么不對。
看著辦公桌上的材料文案,無奈的按了按太陽穴,又是無腦忙碌的一天。
抬頭望了望周邊的同事,也都這樣機械得重復著枯燥的工作,沒有抱怨,也沒有激情。
我想,如果有一天我真的習慣了這種生活,變得和所有人一樣,那一定是我被現實打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