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游記
自從讀了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后一直有一個西湖行的夙愿:想親自走走當年的白堤,想親自尋找屬于西湖的凄美詩句,想親自瞻仰一下西湖美女嫵媚,想見識一下“愛情之都”魔力,想獨自泛舟擺渡整理心緒細細品味……..
終于有時間也有機會了!
6月份的杭州臨近梅雨季節,到了杭州已經下午6點多了!心情無比激動,雖然下著小雨,卻迫不及待的來到夢寐已久的西湖湖濱碼頭。在夜幕下就那么遠遠一眺,我的內心被震倒了!烏云遮蔽了矮矮的天空與遠處烏青的矮山相銜,若不是遠處有幾盞紅色的路燈發著暗黃色光暈,真分不開哪里是湖面哪里是天空。近處的湖面上風扯著細雨,泛著波紋,仿佛在歡迎著這位外來的客人。讓我不禁感動…….我不知道蘇軾當年“山色空蒙雨亦奇”是不是在這樣的情景下的感懷…….
? ? ? ? 小雨是那么溫柔的滴在身上,就像我們做"小魚浴"小魚在身上吸吮,滿滿的舒暢。逐漸下大的雨打在身上,就像我們北方的秋雨分外的涼爽。我依依不舍的返回酒店,雨卻停了。仿佛僅僅為了催促我這位熱情的客人。或許這也是“奇雨”的緣由吧。
第二天凌晨5時許,天蒙蒙的,似乎還沒睡醒不愿睜開那灰蒙的雙眼!我卻兩眼冒光,精神抖擻。一路小跑二次來到我神往的地方!
? ? ? ? 我不愿遠眺,生怕“西子"把我再次當作客人!發揮她"奇雨"的作用!我要深入其境,成為這美麗水墨畫卷中生龍活虎的點晴!‘
? ? ? ? 環湖沿途揚柳隨風撓手弄姿,仿佛象美麗的少女梳理著飄逸的長發!遠處湖面上水波微蕩,仿佛是雍榮華貴的少婦皺紋!少女偎依著少婦,少婦滋養著少女。遠處薄霧浮動,或許那就是“柳如煙"的美景!
? ? ? ? 不覺來到白堤,相傳是白蛇和許仙相遇之地!再有樓外樓,蘇小小墓,武松墓……都蘊藏著美麗和動人!但懷“東坡情結"的我,卻快步流星路過而駐足蘇堤,思緒萬分!我曾經多少次詩夢中與你相遇,比如“花蘇堤柳滿煙”“蔭濃煙柳藏鶯語"“萬株楊柳屬流鶯”……
? ? ? ? 經歷900年左右歷史洗禮的蘇堤,已不在是當年蘇公挖淤泥葑草而成的樣貌!他承載著多少歷史名人的記憶,牽動過多少文人騷客的心扉!我不禁想沾沾文豪的才氣,開始閑庭信步的尋找詩意!情不自禁的低頭吟起……
六月西湖水碧青,
蘇堤六橋晨霧蒙。
綠蔭楊柳流鶯聚,
不覺畫卷入游人!
? ? ? ? 我這位熱情的游人闖入這幅優美的山水畫中,踏著蘇堤漫步,心中想著蘇軾坎坷的人生。或許沒有被貶也不會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那么宋詞或許還離不開愛恨情仇的纏綿細膩。沒有被貶,或許還沒有肥而不膩“東坡肉"流傳至令,或許豬肉很只停在“豚柵雞棲對掩扉"而不知其烹法!我在想這樣一位美食家,書法家,詩人,音樂家,品茶師,畫家,政治家集于一身的完人,怎能不令人生發于心底的仰敬。
? ? 二點八公里的蘇堤,我走的無比的耐心和崇敬!六橋煙柳,遠眺青山,碧青湖水,流鶯暗語,興盡游人,無非這么多畫的元素。但放在一起“總相和”,完美組合得到升華,就算東坡再生,寫意或許能成,若寫實風景無論怎樣也畫不出如此的動人!
? ? 蘇堤之上可看到大部分西湖景色,只有三潭印月需乘船而往。可惜,帶得孩子沒能細細品味,只是坐船,休息,走走而已!或許是為“何日更重游”埋下伏筆!
? 西湖的美景顧然有其美的道理,古往今來詩人都有詩為證!比如白居易,"江南憶,最憶是杭州”"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西湖",比如蘇軾"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但是我想除美景外更能承載而使人留戀的是逐漸形成的“西湖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