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在別人心中,都有個樣子。有些人寂寞的不斷的去抓取,想要擁抱溫暖,心卻還是空蕩蕩的,除了肆意的揮霍精力運動帶來片刻愉悅,在獨自的時間里,茫然的變成了饕餮,不斷的想去吞噬。 ? ? ?卻依然饑餓的四處搜尋可以讓自己飽的獵物。 ?我們在信息如此發達的時代,每天抱著手機是一樣的饕餮吧,不斷的想去獲取,關注聯系食物。哎
最近糾結與自己的價值觀及處事觀念,ID ego superego 的分界線, 放松道德標準, 被聊天對象所影響,不得不重新開始審視,結果糾結了哭了整整一天的時間,竟被兩個字“著相” 打破,而茅塞頓開。
昨又和崔姐聊起來,又是不同的觀點。
微信上的公眾文章也是人個百態,態度各異。或許,每個都是對的,只是角度不同。 一個瘋子,在其圈子內,被認同,就是正常,而從普通人角度又是多么的畸形。不過是大多數人,為標準的概念推廣。想到了正態曲線,正負5%的是多么的少。
整合,與標準
我們在社會中不斷地汲取標準或許從別人處或許從經驗,當與原有的相違背時且相去甚遠時,就出現了我的情況,無所適從,拉鋸戰。但往往不會一成不變,想想大學剛畢業的樣子,和現在比較起來,不知相去甚遠了多少。 ?因為有很多思想的影響,書也好人也好。整合選取后,成為自己。
一吸間,思考問題
初中時曾有日不能入睡的問自己:為什么我活著,而又是為了什么活著? 艱難哭泣間問了爸媽,卻也終究沒得什么有意的答案。不過收獲深深的感動,他們愛我。然而卻終究不是一個答案,我是為了什么,就依舊渾渾噩噩的繼續學習生活,作為一個孩子。 而現在又是一個問題,曾寫下世事遷,而我心可固。但從社會人的角度,還是會相互聯系而相互影響的,自我的站在一個角度繼續下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