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弦神父和吸血鬼一體兩面的設定相當出色,完美地和一眾同質化吸血鬼片分離開,殺死自己的老師意味著殺死神父身份,徹底轉變。
相弦的身份轉變動機來源于長久地相信“善”,卻看著一個一個人痛苦死亡,而對善產生失望從而被惡反噬,泰勛的身份轉變動機來源于家庭中女性地位低下,積壓成仇,當后面泰勛問相弦吸血鬼的超能力時,能看到她對于力量和自由的崇拜和狂熱。相弦想用讓人們懺悔從而自殺所得到鮮血為自己續命,利用宗教的能量滿足自己,足以看出他對于宗教的失望與懷疑。而泰勛則主動殺人來滿足自己,尋求力量壓制的快感,“狐貍吃雞”的臺詞體現其弱肉強食的觀念。從這兩種吸血鬼的謀生方式上能看出二者的思想分別。
當相弦和泰勛在大街相遇,泰勛穿上相弦的鞋子,暗示相弦和泰勛身份走向一致,以及曖昧的情愫指向相愛。
多次“相殺”的情節,表達吸血鬼的心魔超越了愛。泰勛所言“你救我或者殺我都會后悔”正是整部片子里的矛盾點。救了泰勛是看著她被心魔吞噬墮落,殺了她就不必多言。
其實和樸贊郁一直以來的復仇主題還是一脈相承,前面泰勛受盡委屈,在夜晚拿著刀在熟睡的丈夫嘴巴上機械地比劃,后面大開殺戒,隱隱約約讓我想起《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
結尾處黎明的自殺,身體被燒焦,鞋子掉落拍得唯美恬靜,與夜晚大街相遇的那場戲相互照應,與血腥元素全部割離,此刻陽光戰勝了心魔,而男女主的肉體隕落。這場戲唯一的見證者是被吸血鬼殺死兒子的母親,她也一直想要為兒子復仇,擔任復仇者角色,但卻被迫見證兒媳和神父的殉情。
這部同樣也和樸導堅持的女性主義一脈相承,片中明示下一個吸血鬼也是女人。
另外不乏幽默感,三個人摞在一起,中間的是夢魘,難以直視,有金基德的精髓。以及母親急迫地用瘋狂眨眼的方式展現兒子被殺的真相——韓式幽默,韓式特色。
我太愛樸贊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