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韓大爺的雜貨鋪
1.
每次回家都有個強烈的感受:現在的家長,是越來越重視子女的教育和發展了;但是有的時候,又有點過于緊張,如履薄冰。
單說來回串門走親戚的經歷吧,我的一些親戚家孩子有大有小,大一些的也才高一高二、小一些的剛剛上小學,甚至還有滿地跑的。
可這些孩子的家長們,無一例外,總會鍥而不舍地追問同樣的問題:你說,將來讓孩子學什么專業好?干哪一行有前景又多金?
我由衷地說道:其實真的都差不多,學什么都行。
親戚們就以為我在和稀泥,連珠炮式發問:怎么可能呢?是不是得看看就業率啊?現在不都是說有紅燈綠燈專業什么的嗎?你知不知道一些比較權威的統計數據?
我一時想說的太多,話都擠在嘴邊,竟蹦不出一句,索性就打了個比方:
“我倒是知道點搞對象方面的數據:2015年,國家統計局公布,中國男性人口比女性多出3000多萬。按理說中國男人真倒霉,僧多粥少,按理說男人也應該恐慌一下,畢竟3000萬也不是小數。但我身邊的朋友們,有女生連續多年搞不到對象的,有男生比較渣,一口氣談了好幾個女朋友。”
親戚們一臉茫然,我繼續補充道:就是說,宏觀數據只可作為小小的參考,有時甚至可以忽略不計,我可以在三分鐘之內列舉出身邊十個學了冷門專業專業但也發家致富的朋友,同時也可以說出二十個學了熱門專業或是學校牌子很閃但最后也泯然眾人的典型。
說白了就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什么最具體?孩子本身最具體;什么專業最好?感興趣就是硬道理。如果沒有愛好沒有興趣怎么辦?培養。培養不出來興趣怎么辦?培養意志力。最權威的數據,就是孩子他自己。
2.
我們在看待或處理一些問題的時候,總不免舍本逐末,顛倒因果,把周邊變量控制得很好,獨獨忽略了問題核心。
仍是拿子女教育舉例吧,我看到許多孩子的家長,動輒陪讀,動輒給孩子報這個班那個班,復習資料摞得比山都高,恨不得早餐喂孩子吃龍肝鳳膽,睡覺前也得灌上一壺腦白金,心是好心,唯獨錯過了一點:孩子本身沒那個動力,沒那個心氣,把他放在真空下保護也不行。
拿自己說事多少有點自吹自擂的嫌疑,那就以我曾經的同學們舉例吧,我們當時所在的高中,號稱全省倒數第二,隔壁那所是倒數第一,師資力量和教學水準都是有限的,但多年過去,從“不利條件”下走出來的同學們,仍不乏金榜題名者,延展一點說,即便沒有考上名校的那些同學,仍不乏各自院校佼佼者,再延展一點說,即便本科階段默默無聞,仍不乏考上名校研究生者,再再延展一點說,即便只考了專科,放棄專升本放棄考研,亦不乏事業有成,生活美滋滋者。
你說主要矛盾在哪?在于家長當初是否陪讀,每天24小時盯著?人啊,盯,是盯不住的。在于當初是否斥巨資買了一大堆參考資料?高一的同桌,三年以來除了課本再無參考資料可用,吉林大學物理專業高材生。那還是在于,專業?學歷?發展前景和統計數據?這么說吧,我當初選擇報自己這個專業的時候,父親氣得直跳腳,跑到我初中老師家高喊這孩子多半是廢了,多年以后到如今,我也沒廢,且,同在一個“坑爹”專業里的其他同學,更有不少混的閃閃牛逼。
你說主要矛盾在哪?要我說,其他都是虛的,人這一輩子,就得看自己,靠自己。
有些讀者擔心自己的專業發展前景不佳,有的則抱怨自己公司規模太小,有的為了選擇這個還是那個滿腹焦慮,讓我出主意。
我不是“人生導師”,更不會問你的夢想是什么,但有句大實話倒可以姑且聽聽:真正肯下功夫,不行也行;方向再牛自己沒股子拼勁,行也不行。
如果說社會發展倡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那個人發展,興趣加意志力便是你的主要矛盾關鍵核心及第一生產力,其他的,算個屁。
如果說“是金子總會發光”這句話放在過去比較封閉的時空里尚屬于美好的意淫,那么在如今這個滿是機遇與出口的時代里,這便是顯而易見的不言而喻。
3.
生命個體的成長發展是這樣,處理人際關系仍然要務實,別務虛,仍然要看清主要矛盾是什么,別在一些邊邊角角的地方耗費過多精力。
我們常常以為擁有幸福指數高的社交狀況,關鍵在于應酬,在于圓滑,在于一口一聲帥哥美女,然而一到關鍵時刻你就會發現,哪怕滿臉長嘴的老油條跟你說一萬句“加油,比心”也不敵那個默默無聞地啞巴破天荒地遞上一句“需要幫忙嗎,我可以當救兵。”
人的社會價值歸根揭底在于“被需要”,包括物質與精神雙方面,主要矛盾并不在于你有多萬人迷,關鍵與核心在于你本身是否夠強大,不看你會不會發送多喝熱水,起碼得看你能不能燒水。
別人對我們的期盼如此,我們對他人的態度也是一樣,常言道:窮生奸計,富漲良心,這話放今天又換了種表述方式:你弱的時候壞人最多,你的善良得帶點鋒芒,善良沒長出牙齒就是軟弱,看出主要矛盾是什么了嗎?不在于外部,在于自己。
名人被網絡噴子罵的時候,一定是笑著看評論的,因為人家本身的生活就過得挺順心。
上帝說:別人打你的左臉,你就拿右臉接著給它打,上帝忘了補上一句:前提是你得有右臉,一個窮的只剩左臉的人挨了一巴掌,拿什么去寬容,只會委屈的哭泣。
當受到贊揚與優待時應當清醒地知道:我能得到這一切是因為我能為他人切切實實地帶來一些東西;
當受到羞辱與詆毀時千萬別跟小人計較與糾纏,抿緊嘴巴,抓緊離你眼中的壞人遠點,省下一切時間,去干什么?抓緊提升自身的硬實力,讓惡意追都追不上你,即便追上了,你也可以用一句“我本身過得就挺好”給予最有力的回擊。
是時候來一次穩準狠的生命體驗了,把所有的向外求都收回來,化作向內求,不抱怨環境不焦慮前景,抓住“意志品質”的主要矛盾,發展好自己;待人接物時少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不再奢求他人當自己的人生出口,完善自身,積累資本,牢牢扭住這張大網的關鍵與核心。
約稿、轉載、開白等事宜請簡信聯系我的經紀人bingo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