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有些人因為某個綜藝節目出名,有些綜藝節目也會被某些參與者帶動的一片火熱。傳媒意義在哪兒呢,不是宣傳,是要正確引導一種文化發展的方向。
反觀,如今的傳媒并沒有起到如此的作用,在一些大數據的推動下,某些傳媒方式為了占有市場,開始不斷迎合市場的需求,對于他們表現形式與主題不在過分的追求,可以占有收視率,頭條這些才是最重要的。不乏在某些節目安排幾個奇葩,出現幾條雷人的言語,或者來一段神剪輯,結果呢,就是保證收視率,電視劇呢節目設置狗血的劇情,反三觀的劇情,觀眾各種吐槽各種追,最后呢,收視率妥妥的,還會成為現實生活中的模仿對象,主要是浪漫的劇情,可氣的是某不部動畫片,小朋友最初啟蒙的動畫片里邊的內容說句不好聽的,除了色彩的審美,沒有什么其他實際的意義了。
比如說很多年前,那個寧愿在寶馬車里哭不愿在自行車上笑的姑娘,當年火的不得了。還有電視劇《蝸居》,當年多少人迷戀宋思明,嫌棄海藻,卻過著海萍一樣的平淡生活。
好像還有鳳姐這樣的姑娘,口出誑語,一夜之間,這個姑娘就出名了,大家都知道有個這樣姑娘,到如今,她都在美國生存著,網上還是會不時地流出關于她的近況等等。
印象比較深的,記得還有某國產動畫片,重復著演狼吃羊,羊戲狼的畫面,深受小孩子的喜愛,喜愛到都開始模仿烤"羊",不過現實中烤的是他的同學。
傳媒的作用主要是信息的傳播,同時可以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起到一定輿論監督作用。
如果一味讓這些變味的節目充斥著我們的生活,帶來的負面作用是不可估計的,我們這些成年人都無法確保不受影響,何況那些心智還未完全成熟的孩子們。
如今的各種不好的事件,尤其是青少年犯罪率不斷上升,有多少是受了這些變味節目的影響,沒法統計,因為這種不好的事件每天都在發生,在社會的各個角落。我們國家的人口紅利在不斷減少,我們一部分未來的接班人卻走在犯罪的道路上,他們有沒有未來,他們的未來又在哪里,每個人都依賴于傳媒接受這種信息傳播,卻無法阻止一些信息傳播到一些不好的人或地方手中。這是我們的無奈。也是最無可奈何的地方。
如何能規范控制這種變味節目的持續發展,根本方法在哪兒,是接受信息傳播的我們,可以有選擇性的接受觀看節目,逐漸地將這些變味的節目放棄,沒有了需求,也不會有此類娛樂節目去創造。同時也要借助于相關部門去提高一些審核的門檻,限制這些節目流入市場,影響觀眾。
愿意相信很多年以后傳媒能夠真正意義上發揮它的作用,帶給不同年齡段的受眾人群正面積極的信息傳播,豐富健康的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