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成了全國人民的高考。
三天,大家齊心協力,一切圍繞高考,一切為了高考。廣場跳舞停止,商場播音停放,建筑工地停工,娛樂場所停業,家有考生的家長,放下工作,全力以赴陪孩子高考,總之,凡是影響高考的事,都要為高考讓路。
全國人民、各行各業、機關各部門,都如此重視,但一些考生自己仍不以為然。丟準考證、忘拿準考證的,丟身份證、忘拿身份證的,走錯考點的,算錯時間的,仍大有人在。具體有多少,雖沒有統計,但從新聞看,幾乎全國各地都有。搞的這幾天,交警送準考證、身份證,送走錯考點考生,送趕時間的考生,成了一項主要工作。
即便如此,仍有考生因遲到等原因而被禁止考試。
6月7日上午9點17分,浙江高考語文開考,溫州華僑中學考點,護士學校的一位考生遲到17分鐘,按照考場規則遲到15分鐘不得進入,所以該考生被拒絕進入考場。
6月8日下午3點,江蘇高考英語開考,根據規定,所有考生須提前15分鐘,也就是2點45分進場。在南京棲霞區棲霞中學考點,一名復讀考生因2點46分趕到考場,被依規禁止進場。
6月8日下午,江蘇南師附中考點,一名考生因計算錯時間,結果導致前往考點遲到,盡管南京交警五大隊民警以最快時間將其送達考場,女孩還是因聽力考試已經開始而無緣進入考場。
6月8日下午2:48分后,安徽亳州三中考點飛奔而來一輛出租車,里面下來一男一女兩位考生??上?:45分鐘以后就嚴禁進入考場了!兩位考生被拒大門外十分沮喪,其中一男生將考試用品失望地扔在了地上。
這只是全國的一個縮影。其他省市地區還有木有?我想應該還有,只是沒看到或沒上相關新聞而已。
有人為之嘆惜,有人說高考工作人員不夠人性化,有人說考試規定還有待于完善等。不能因為幾分鐘,而影響考生一生。其實,國家在制定高考規定時,也充分考慮了如交通擁堵、走錯路而遲到等因素,所以給了學生15分鐘的寬限,但仍有考生要遲到16、17、18分鐘而被禁止進入考場。
或許有人說,能不能把15分鐘延長到20分鐘,當然可以,可誰能確保規定成了20分鐘寬限,就沒有遲到21、22、23分鐘的考生了?規定要有一個截止時限,這才能確保對所有考生公平。
作為一名考生,寒窗苦讀十幾載,自己應該對自己負責,除非你不想高考。為預防突發情況,為何不能提前一點出門,為自己預留一些時間。說白了,他們還是自己對高考重視不夠,自己對自己不夠負責。比如南京棲霞區棲霞中學考點那被拒考的復讀生,自己復讀一年,為了什么?還能發生遲到被拒考這樣弱智的事,這百分之百是自己的問題。
筆者認為,對自己都不對自己負責的人,社會給予的最好辦法就是違則必罰,理解、同情、寬容和放縱,只會把他們帶入歧途。
不遵守規則,受到相應的懲罰。這是給這些考生上的人生第一課,也是最好的一課。如此重大、重要的事,都引不起他們的高度重視,如果不受到相應懲罰,他們的人生還會在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