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來淚點很低,初一和家人一起看了這部賀歲片。電影剛開演沒幾分鐘,看到賈玲穿越回1981年然后化工廠啊,法國梧桐(懸鈴木)大道啊,自行車啊,穿藍色工作服的工人們啊,我就忍不住眼淚了,因為這太像我小時候的生長環(huán)境了!很多30歲左右的青年們,小時候父母是國營大廠里的工人或者還有當軍人的。我小時候是在干校隨爺爺奶奶長大的,我爸媽就在走路半小時左右的手表廠當工人。我的童年就在這兩地度過。所以,看到賈玲讓黑白的場景鮮活起來,仿佛我也回到了自己的舊日時光。
賈玲在影片中是一個從小就沒怎么給媽媽長臉的女孩,甚至可以為了給她媽媽掙面子而做個假證書??梢娝嵌嗝聪胱屗龐寢岄_心一次啊。這是女兒表達愛的方式。而媽媽對女兒的愛更是令人淚目,從始至終,媽媽這角色的光環(huán)就是對女兒無時無刻的關(guān)愛。尤其讓人淚崩的就是結(jié)尾觀眾才知道原來媽媽也魂穿了并且早已洞穿一切但是還是配合女兒的心愿不說穿。替女兒解圍。觀眾本來是沿著賈玲這條女兒的線走的,滿滿的都是女兒對母親的愛。但是,看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原來早已知曉一切的母親對賈玲的愛才是托起這一個故事的主線。子女對母親的愛,或許永遠也不敵母愛吧。
另一個讓人笑中帶淚的是領(lǐng)證后賈玲看到了爸爸的那一瞬間的表情。什么是血濃于水?就是明明前面3/4的劇情都是女兒犧牲自己背叛爸爸也要讓媽媽嫁給有權(quán)有勢的人,上一秒還撕媽媽結(jié)婚證,下一秒一看到和自己眉眼相似、和媽媽恩愛有加的爸爸時,一瞬間的展顏和釋懷。女兒接過喜糖,吃到嘴里露出的笑容讓一家三口都笑了。隨后的聊天,媽媽更是說出了一直以來對女兒的愿望——只要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就好。
另外還有最令人懷念的,應該是那個年代人們的單純和善良吧。尤其是青年這一代,不管是有權(quán)有勢的廠長兒子 還是社會人冷哥,都有憨直和可愛的一面。這是現(xiàn)在雖然智商高但是自私又利己的中青年人所缺少的,所以更顯珍貴。雖然文學藝術(shù)有所加工,但相信凡是在大廠、大院兒里長大的孩子都知道,那時大多數(shù)鄰居街坊是真的很熱心也更有同理心的,畢竟大家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收入。